县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信息安全检查方案的自查报告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开展税务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积极组织落实,认真对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所辖的网络设备、服务器、终端设备和信息安全产品组织展开安全检查。对我局的网络信息安全检查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加强全局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实施。

二、我局网络安全现状近年来,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通过不断完善,日益健全,局领导十分重视计算机管理组织的建设,本着“控制源头、加强检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的指导思想,成立了网络安全工作小组,并设有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审查上传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和保密性。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就树立了以制度管理人员的思想,制定了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制度,要求机关各科室、单位提供的上传内容,由各科室、单位负责人审查后报送至局,经相关管理人员和局主管领导审核后同意后上传;重大内容发布报局主要领导签发后再上传,以此作为局计算机网络内控制度,确保网站信息的保密性。

三、我局网络信息化安全管理为了做好信息化建设,规范统计信息化管理,我局专门制订了相关信息管理安全制度,对信息化工作管理、内部电脑安全管理、机房管理、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操作人员管理、网站维护责任等各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我局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针对计算机保密工作,我局落实“谁使用谁负责”,对我局内网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严格、规范管理。此外,我局在全局范围内每年都组织相关计算机安全技术培训,计算站的同志还积极参加市信息办及其他计算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了网络维护以及安全防护技能和意识,有力地保障我局统计信息网络正常运行。

四、网络安全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目前,我局网络安全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安全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二是病毒监控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对计算机病毒侵袭等突发事件处理不够及时。针对目前我局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几点整改办法:

1、加强我局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强化我局计算机操作人员对网络病毒、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

2、加强我局计算站同志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我局计算机专管人员的技术水平。12

201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办发〔2014〕12号)以及地区有关要求,地区财政局积极组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了政务公开,扩大了社会各界的知情权、监督权,同时密切了财政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总体情况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分工与责任我局高度重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2014年,根据局领导分工和行政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与分工。由行政办公室负责信息的搜集、整理和把关,由网络办公室负责信息的上传和目录的制作等技术性工作。同时,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下发了工作督查,确保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序有力推进。

2、完善制度办法,规范工作流程完善财政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制度。完善了《xx区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办法》、《地区财政局公案政府信息对外网站公开实施细则》、《地区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等,完善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受理机制,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工作流程。

3、认真编制公开目录,及时上网发布信息为了确保应公开信息按照要求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障社会各界的知情权、监督权,局主要领导在科室负责人会议和全局干部大会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了重要强调与具体要求,并由办公室下发督查,对各科室的信息报送任务进行了明确。同时,根据地区电子政务办公室的要求,多次改进编制方法,修改所编信息,按照规范要求编制《xx区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目录与网上信息一致,有主动公开信息也有依申请公开信息,做到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及时准确、重点突出。并及时报送两个信息查阅点。目前,报送主动公开信息27条,主动公开信息公开率达到了100%。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

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2014年,我委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对《条例》规定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都做到主动公开,并在信息公开的数量、质量和形式等方面有极大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从信息公开的载体看,除以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系统作为主平台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通过政务公告栏、新闻媒体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向社会公开,极大地为群众提供了便利。并不存在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