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档案信息安全传统的保障技术已经不再适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具体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促进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新时代中的建设顺利开展。

关键词:电子档案;实体档案;信息安全

1引言

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保障其安全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在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中,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保存环境的不合理、保存技术的不成熟、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欠缺,使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尽快完善。

2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现状

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压力。第一,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给了很多不法分子可趁之机,使其可以低成本地、轻易地盗取、买卖、损坏档案信息[1]。第二,档案信息保存困难,尤其是实体资料。由于保存时间较长,很多档案资料存在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的问题;还有的在较长的保存时间中,经历了很多任档案管理员的整理,使得查找起来十分困难,比如文字图片资料混合在一起、标签缺失、编号混乱等等。电子档案的保存也一样不容乐观,因为我国的电子档案信息化保存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安全系统还不够完善强大,所以常常会受到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侵扰;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缺失,也极大的延缓了档案信息电子化保存的工作进度。

3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的解决策略

3.1完善法制保障。国家层面上,相应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是保证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康安全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依据。在修订中,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多借鉴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同时找到适合国内国情的特色方法。企业层面上,应当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下,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做好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自己负责好自己的部分、尽量不要出错。在合作中逐渐形成有效有序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每一步都有理有据、安全可行。从业人员层面上,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每一位从业人员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和交流会,使其工作能力不断提升,从而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顺利建设奠定基础。例如近日铜仁市纪委市监委出台的《铜仁市市管干部廉政档案管理暂行办法》,通过法规的出台使1300余名市管干部档案信息安全得以保障。该《办法》遵从“一人一档”、“逐步完善”、“动态更新”的原则,同步建立电子廉政档案、纸质廉政档案和文书档案,全面收集归档反映全市在职市管干部廉政情况的信息和材料,梳理形成清单,实现一人一档、全面覆盖。同时,廉政档案实行集中管理、由专人负责、保持动态维护更新、严格执行保密相关规定,保证廉政档案的使用安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研究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6):73-74.

[2]胡双明.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建设[j].黑龙江档案,2018(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