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演讲:我为安全发展献一计
我为安全发展献一计
抓好押运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固然重要。但要把“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落实在押运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境界,抓好押运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抓好押运安全文化建设,这里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全面建设是基础
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运用职工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亲情教育、“三不伤害”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培养全体职工的良好安全心态,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技能,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用安全行为有效控制生产事故。
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系统安全评价、全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严执行“三同时”、安全例会制、安全工作定期汇报制、检查制、奖惩制、岗位责任制等行之有效的传统安全文化管理手段,促进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意识与管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强化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加大安全投入,避免违章指挥,全面控制各种原因引发的事故。
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对营造押运安全氛围,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升押运形象。如:张贴安全标语;悬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等安全标志;制作事故警示牌等传统安全文化建设手段。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保障塑造押运安全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心理工作,需要押运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需要押运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作保障,把押运安全文化所确立的价值观长期地、全面地体现在押运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员工行为之中,并得到更深的宣传推广。
积极创造切实可行的押运安全文化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押运安全文化是需要设计和管理的,它重在实践。因此,押运安全文化一旦定格,就必须积极创造适应自身特点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确保其融入到押运的经营管理中。押运在创建安全文化时,要与经营管理相结合,不可孤立地做文化。所以,安全文化建设需要押运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运行机制,推行科学管理;加强职工的安全文化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造就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积极开展民主管理活动,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实现监督与考核,建设一个押运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
利用制度进行强化。要巩固和发展无形的押运安全价值观,不能单纯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叫在口上,还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寓无形于有形之中,把它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及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中,进行强势推进。使职工从事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能够感受到押运安全文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只有把制度建设与押运安全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并有意识地结合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让职工把那些约束行为的制度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真正从思想上接受企业倡导的安全价值理念,押运安全文化才有恒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