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吴大观心得体会(金融系统)

第一篇。学习吴大观心得体会(金融系统)他的故事在祖国大地传颂着,感动着每一个用心解读他故事的人。他如此纯粹,如此无私,又如此坚定和执着,他就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奠基人——吴大观老人。

我曾经充满疑问。吴老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有这么多人回忆他,他撼天动地的力量何来。当用心聆听了老人的故事以后,报效祖国、严谨务实、淡泊名利、生活朴素……这些都不能将吴老的一生完整概括出来,他平淡生活中的点滴让我充满感动。

感动于他的执着

在吴老的日记里不只一次地写到。“……为中国的大飞机装上自己研制的发动机,是我最大的心愿。”“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

吴老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而不懈努力,从贵州大定到美国,从北京到沈阳,从西安再到北京,他一直不断求索,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试验基地,亲自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参与领导了红旗2号、涡扇

5、涡扇

6、涡喷甲等等多个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工作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狂轰滥炸,“航空救国”的强烈愿望在他的心中爆发,转学航空系;国家内忧外患、贫穷落后的困难时期,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来报效祖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和战友们忍着饥饿投入到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筹建工作中;十年动乱,他在“牛棚”里,依然坚持着搞发动机研制工作;进入新世纪,已退居二线的他,仍是拖着一只失明的左眼和仅剩0.3视力的右眼,学会了使用电脑,搜寻下载着各种有关航空发动机资料,一摞一摞地装订好,送给工作在一线的晚辈们……

吴老从事航空发动机事业68年,在他90岁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对航空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令我们感动,更激励着我们这些正在从事**事业的人奋勇前行。

感动于他的忠诚

吴老一生从事国防事业,内心自始至终都有国家的影子。吴老一直对党心存感激,他说,是党给了他报效祖国的舞台,他不计较功名,不计较利禄,强调的始终是自己对党的奉献有多少。

在吴老的工作记录本上记录着一句话。“你什么时候拿出你的产品交给党。”这句话时刻都在激励着他。

在“文革”时期,吴老以“走资派”和“特务”双重罪名被关押批斗,他因长期劳累导致视网膜脱落的左眼被反动派说成是“藏有搞特务活动的照相机”,三天三夜被强烈的灯光照射着交代问题,并强行停止治疗,最终彻底失明。同时,他也失去了搞发动机的权利,但是他偷偷地想办法把技术书弄进“牛棚”,白天刷厕所,晚上看书,用手纸和旧报纸画图,画好了,夹在床上的草垫里……我始终在问:“是什么力量让吴老能忍受这一切,不放弃自己追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吴老始终铭记自己的责任。研制出中国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报效祖国。这种动力促使他即使在“牛棚”里受到非人的迫害时,也丝毫没有动摇过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依然坚持搞技术。

在吴老的心里始终坚信,干坏事的人不代表共产党。党的追求就是他的追求,他的追求就是党的追求,“那些做得不对的人就不是党员,不管别人怎么做,自己一定要做好。”

感动于他的无私

“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这是吴老的生活信条。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功名、利禄这些我们所看重的东西,吴老却不屑一顾,他淡泊名利的一生真的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惭愧。

我无法相信,一个对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专家,家里却是一贫如洗:穿了几十年的那件蓝色中山装,手肘处已经磨白了;他坐的凳子和床上的凉席都破了,缝补后接着用……他家里的一切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吴老将一切都看得很淡,他是真正懂得知足和满足的人。“既然你是中国人,您就要分担中国社会的责任。”60多年来,吴老不愿意浪费国家的一分钱,又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着。从1963年起,吴老坚持每月多交纳党费,并进行各种捐款,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直到去世,他多缴纳的党费和各种捐款共计30.4万元,是他工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他说:“白吃人民的饭,不为人民办事,心中有愧啊。”

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吴老心中始终惦念的还是航空事业:“我要去见马克思了,我是看不到我们的大飞机装着我们自己的发动机飞上祖国的蓝天了。但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

我无语哽咽,泪水盈满眼眶,唯有工作。

第二篇。电力系统学习吴大观事迹心得体会近日,单位组织各科室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吴大观同志是我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是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他一生爱国爱党、品德高尚,无私奉献,生活俭朴,去世时享年93岁。这是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老党员、老专家和老干部,而在当今这个时代,中央再一次号召全国向他学习,是有着深刻含义的。

我们都知道生于1916年的吴大观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混乱不堪的军阀割据和人类史上最惨烈的世界大战,他见证过中国饱受侵略的苦难,也感受过劳动人民第一次当家作主的自豪;他接受过国外最先进技术理论的培训,也体验过在美苏两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又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条件下做科研的艰难;他曾走过文革时期的政治黑暗,也曾沐浴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春风。这是一位经历了无数风霜坎坷的老知识分子,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一生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奋斗不止。是信仰,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使他能一生爱国爱党;是对航空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使他能一生钻研先进技术,与时俱进;是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使他能永远无私奉献,艰苦朴素,两袖清风。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由于没有亲身经历过老人所处的年代,往往很难体会到他身上的历史使命感,也就很难理解他的一些举动。例如,几十年如一日的加班加点而不计报酬,主动提出要求降低工资,坚持缴纳特殊党费等等,这些放在我们现在恐怕很少有几个人能做到。学习楷模不是一定要学习他的行为,许多行为举动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下才可能产生的,最关键是要弄明白他为什么能这样做,他身上的精神闪光点在哪里,我们需要他怎么样的精神来指导我们今天的行动。很显然,吴大观同志始终相信党、信仰党,对共产主义无限忠诚的信仰是我们今天所有党员同志,尤其是党员干部应该学习的;吴大观同志一心扑在航空事业上的事业心是我们今天所有工作者,尤其是技术工作者所应该学习的;吴大观同志永远关心人民群众利益的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是我们今天所有人,尤其是官员干部应该学习的。

只有像吴大观同志那样有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的信仰,有永远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严谨好学的态度,有永远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才可能在属于我们的时代里涌现出更多的吴大观,我们的时代才可能减少一些社会主义社会所不应该出现的现象,我们的时代才可能因为我们而有希望和进步。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向吴大观同志学习,刻苦钻研、奋发有为,立足岗位做贡献。吴大观同志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奋发有为。他对身边的科技人员说“看不到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我死不瞑目。”他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试验基地。他亲自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参与领导了多个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在领导科研工作中,他爱惜人才,带头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离开一线岗位后,他仍坚持勤奋工作,不断学习,不忘对航空工业人才的培养。他勤奋敬业,学习刻苦,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晚上再到办公室工作两三个小时。星期天、节假日、以及外出乘车和开会之前等一切零星时间,他都全部用于学习和工作。他坚持终身学习,笔耕不辍,退休后还写了厚、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和崇高品格。好的作风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优良品格是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础,“善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学习吴大观同志,常怀感激之情,时刻想着“我为祖国的发展做了什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学习吴大观同志“锻炼和学习要有毅力,有了好的身体和必需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注重好的作风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保持艰苦奋斗,善于团结协作,乐于帮助他人,培养正直谦虚、严于律己、心态平和、乐观向上、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甘于奉献以立德,苦练本领以立行,慎思明智以立言,自信、自立、自强,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品格优良的栋梁之才。第

四、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建设航空工业强国而不懈努力。“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吴老的事迹告诉我们,要想成才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基层干部,要学习吴大观同志,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第

五、向吴大观同志学习,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培养良好作风和优良品格。吴大观同志一生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他生活简朴,家里清贫,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又很富有,从1963年起,他每年向党组织交纳大额党费,连续46年从未间断,临终还把积蓄的10万元拿出来交了党费。他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在弥留之际还嘱托家人“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他待人诚恳,平易近人,在病重期间也不忘关心别人,为了让护工多睡一会儿,每天早上天亮以后,他就一次两次地自己爬起来。他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以“人生是施予不是索取”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常说“紧张工作是我的最大幸福,攻关胜利是我的最大快乐,艰苦朴素是我的生活准则。”他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教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的有志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