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读后感(完)

第一篇。金融读后感(完)自从老师推荐了货币战争、伟大的博弈、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三本书,我心里就一直在想,货币、金融危机这些国际名词的含义,为什么叫伟大的博弈。我心里只有疑惑,开始我也是只是从书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这几个词,几个文字的背后包含的内容往往也正如我想的并不是那么的简单,里面包含的金融知识和涉及的面如此广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我也不由自主的对三本书进行了阅读,可能我不能完全读懂书中相关的知识,只能站在我理解某种程度上来对让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让我能有种危机感,同时我也就不断的思索,才能面对当前的个人危机,基于本人现有的知识累积还不允许我对作者的观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里我只能提出对作者某些观点表示认同与提出部分疑惑。下面我从对三本书的理解程度、认识与体会、以及作为一个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该如何面对目前中国的现状三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一点点肤浅的认识。

第一本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将美国建国以来所有的重大事件与总所周知的领导人都跟国际银行家联系到一起,书中谈到了美国南北战争、二战、金融危机、历届被暗杀的总统等,战争往往是因为经济原因而爆发,同时经济也是决定胜负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体会到几层关系,金融与战争、金融与政治、金融与人民。书中讲述国际金融银行家发展的历史,他们是如何形成,随着世界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历史事件变革与当时金融体系的撞击,从而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不平等的经济利益,社会经济体制也随之遭到破坏,而然也体现出人性的贪婪、丑陋、虚伪、奸诈,当然好的一面也是有的,只是在金融行业里显得微乎其微,毕竟我认为金融银行家的思维方式是相当理性的,都是使尽一切的手段和技巧,使自己利益最大化。里面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梅耶*罗德柴尔德这句话也很明显了反应了站在世界金融市场最前端的利益集团的本质,以控制国家货币发行权来制造通货膨胀谋取世界人民财富,讲述了一些闻所未闻的事迹和匪夷所思的人物,利益集团是如何导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从而引开了目前中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也看了中科院经济研究员张宇燕对该书的相关回答,我认为他的回答相当的客观和符合逻辑性,我认同谁控制了货币谁就能支配一切这个观点,但是我并不认为当今世界能够被一群国际银行家控制,我很赞同张宇燕的说法,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提到如果要国际银行家实现通过金融权力来控制世界并不是一两个家族就可以做到的,金融市场不一个完全垄断的市场,而是一个寡头市场,也就是说一个批的国际银行家要组成一个团队,采取集体行动达成的,他们也虽然有共同的利益,但是如何控制好这个集团还要满足人数少和所谓的选择性激励这些条件,这样才能满足货币战争的真实存在,也就是前面的条件都满足了,随后才会出现像书中所写的国际银行家的存在。书中一直把政府看做国际金融寡头的工具,政府都完全被金融银行控制,个人觉得这个观点过于主观,不能用实际的历史文献来做解答,细节方面还是不能让读者信服,所以让我产生很多疑惑,我觉得政治家集团与商人集团的关系一种相互博弈的关系,双方之间应该是存在一个利益的交叉点,只能这样在一起才能使利益充分的实现。说了这么多,我觉得不管书中谈到金融寡头是真是假,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在于对我们读者强调了金融作为经济的最高点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提高重视程度,这就是我的初步认识吧。对于第二本约翰·s·戈登的《伟大的博弈》一书书写形式与《货币战争》基本上类似,都是以展开故事的方式来对呈现出作者的观点,都是在强调金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但有区别的是货币战争把历史以来美国及各国的重大事件与金融挂钩,让人很难相信其真伪性,而伟大的博弈却是从很多知名人物来展开叙事,好像很贴切一些,更能让人容易接受一些,给人的真实强一些,更让人信服。该书是以华尔街作为一个典型资本市场的代名词,来阐述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并且作为华尔街说明它是如何

在美国经济发展中产生了巨大作用,让我们读者更能清楚的了解美国资本市场的整个过程。在谈到金融的同时说的最多的也是战争,我们回忆一下,几乎每一次金融体制的改革都是在战争以后,而往往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由经济引发的,战争和金融是密不可分的,与货币战争一样同时提到南北战争、二战许多重大的历史战争,每个阶段出现的金融危机是如何引发的,每一次战争都相当于一个金融体制的转折点,它为金融寡头提供了可以重新建立一个制度的机会,采取更掩人耳目的手段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对于第三本郎咸平写的《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本书先是详细解释了“次贷”的来源和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多大的冲击,其次针对中国面对这次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他个人的观点并加以分析,书中部分谈到了越南金融危机的全过程,越南为什么会爆发金融危机。而且通货膨胀在当时就达到了25%,他用逻辑性的语言向我们解释了一系列导致越南目前状况的深入解析,由越南引出了象菲律宾一样的小国家都出现的问题,随后也提到我们国家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并且还告诉我们读者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困难,在这次一个漫长的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由于郎咸平先生的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在我所读的三本书中理解程度也是最高的,让我了解到中美两国在申请住房贷款时的区别,美国把人们的住房贷款覆盖到了所有行业,影响到每个人的经济利益,由于没有一群没有还贷能力的人来申请住房贷款,首先就是打通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也为了谋取暴利也开始制造假的收入证明来欺骗银行,之后银行要发放贷款,并且将贷款转化成债券卖给美国最大的两个金融房地产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债券再随之被分割卖给了普通的投资者。这样就成了一个连锁反应,没钱还了,银行就不能向债券机构兑现,就无法跟普通投资者兑现,而普通老百姓受到了打击,打击也分很多种,一是消费形态的改变,由负债消费转换到量力消费,人们不会再盲目的消费了,没有了消费刺激就不能给实体经济带来能量,所以二是可能造成社会混乱,受到的打击越大,混乱也就越大。就有很多企业破产,很多人失业,很多数据也就证明了这一切,中国的这次金融危机由制造业危机开始,然后股市危机,随后人们的消费信心危机,最后回到生产危机。作者还提到对任何商品来说,供过于求,价格就要下跌,如果供不应求,价格就要上涨。这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并且举例推翻了这种经济理论,价格不再由供需决定。面对我国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诸如此类的现象,让我们开展思考的太多太多。

对三本书的共同的认识和体会

1、社会在发展,为了扩大再生产,必然就会新型的经济体系,人们的剩余资金也就会顺其自然参与进来,这就将本来分散资金汇集到一起,就给资本市场的生产力注入了一股强身剂,对于整个社会进步是有利的,但是如果节奏快了,导致了严重不平衡,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金融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个人的重要性,它是经济的最高点,通过金融的波动程度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面是否稳定,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它将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变革往往影响到多少普通老百姓的经济利益,多年辛勤劳动所换来的财富可能在瞬间化为乌有;而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国际金融的一点变革就可能影响国家的命运,本来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是顺势而上的,但是由于金融政策的改革而使国家经济处于一个逆势而上的状态,可能导致这个国家发生严重的经济失调,发生战争,甚至灭亡,面临众多金融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3、投机者们总是在利益面前,将诚信、道德、正义抛在脑后,所谓的信用,都是将谎言编

制的非常完美,当谎言被人们揭露出来后,他们又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制定更完美的谎言,重新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来为他们带上面具。股票操作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来欺骗广大群众,法律与道德作为操作者的一种提高自身信用度的一种手法,他们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些,因此,我们在面对金融利益冲击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4、中国现阶段也是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不仅仅要做好对外政策的合理性,而且面对国内的形势也非常严峻,腐败也是处处皆在,政府官员和金融职场人员对利益的欲望已经忘记了什么叫道德与诚信,公平与正义,在他们的心里只有欺骗、贿赂、谎言、腐败,为了利益最大化,可以不择手段的采取任何违法的行为,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没有法律,目前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媒体报道的诸如此类的官员贪赃枉法,打击力度也是明显加大,然而这才是刚开始,如何加强金融监管,如何让年轻一代人能扛起重任,大家都要想,同时来说,危机就是机会,只要不断总结,切合实际的创新,把握住机会,才能使中国走上金融强国的道路

作为一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我们即将毕业走入社会大舞台,像我们这一代有责任与义务去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这说我们应该承诺的。不是说为国家解决很关键的金融问题才算是完成你的任务,至少很明显我们目前还没这个实力,所以我们要结合目前个人面临的问题,做个详细规划,先问自己对家人的义务和责任做到了吗。才能谈及企业、社会、国家。可能目前有些同学还在想根本连自己的就业问题都无法解决,更别去谈解决国家大事,由于短期内找不到工作还自暴自弃,埋怨社会或者家人,以一种消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弥补自己的不足,利用多余的时间去学习更多实用性的知识,观察世界经济动态以及国家大事,做好自身评估,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让接触点更多,思维更广,应用能力才能更强,只有个人有了足够的知识量,才能解决个人问题,家庭问题,企业问题,最后才到解决国家的问题。在这二十一世纪金融引领全球的大舞台上,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事情,任何人,只有自己有主观意识去做好这件事,并有一个好的心态,就能做好。虽然我们处于一个大衰退的时期,但是只要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一样能将梦想变成现实。我认为外界只能对我们的身边环境造成危机四伏,往往是一种表象打击,它不能影响到一个有些坚定的信念和目标的人,内心是一种修炼,只有坚定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才知道到如何进退,我们还在路上,其实我们这代人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充实自己才能展望未来。

第二篇:《秘密》读后感完《秘密》读后感

这是一部很神奇的书,神奇到再深入研读就怀疑是唯心主义了,书里面说“凡是你所想的就是你所要的。”“尽你所能去产生‘我现在就已经拥有它’的感觉,并且牢记那种感觉。你为了达成它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帮你真的吸引它来到你的身边”„„其实不然,我感觉这本书自始至终都在坚持一个真理,拥有乐观的心态加上需要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相关行动,必会成功。

很欣赏里面的一段话“你是否曾经一开始去想某件不愉快的事情之后,就似乎越想越不愉快。那是因为你持续一种想法,吸引里力法则就会立刻带来更多的思想给你。才几分钟,你就引来了这么多同类的不愉快思想,于是整个情况就显得越来越遭。越想,你就越麻烦。”这似乎可以帮助我们从郁闷的心境解脱自己。

如果想改变生命中的任何事,就先改变你的思想。

对于某些人来说,“行动”这个词意味着工作,但是受到启发的行动,感觉是一点也不像工作的。“受到启发的行动”和“行动”的差别是:前者是在做接收的工作,后者是努力想让事情发生,那你就走上回头路了。“受到启发的行动”是毫不费力的,而且你会感觉很美好,因为你处在接受的频率上。

里面有很让人容易发笑的地方“我要吃什么就吃什么,我一直都有完美的体重,于是,宇宙的巨人就说了,你的愿望就是我的命令。”作者很诙谐的在向我们传达着一种信息,一种思想产生一种行动,一种行动产生一种结果。

就像邢老师曾经说过的,凡事都想她的发生的可能性,很对的。这对你做事的成功增加了筹码。

也不知怎的,我比较喜欢励志方面的书,人们都觉得这种书太枯燥乏味,写的太空,我却不这样认为,有时读此类书会给我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让我找到动力。《秘密》一书,有时感觉很奇妙,让人匪夷所思,觉得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怎么会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呢。其实想想是有原因的,信念坚定,然后朝着目标行动,定会成功。

我最大的收获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然后积极的行动,必会成功。

第三篇。读完三字经的读后感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读完三字经的读后感,请参考。

(一)读完三字经的读后感

说起三字经,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读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差别会越来越大。

在这本书中,我懂得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老师的教诲,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他的老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是不是“用心专一”。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

也懂得做人的准则,古人发奋图强的故事,中国悠久的历史,许许多多我们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接触的知识,比如,我读《三字经》中讲历史的部分,清楚得知道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怎样在历史。

这就是三字经,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书;引领我们走向真确方向的书。

(二)读完三字经的读后感

我读过很多书,有天文书,有历史书,有童话书,有漫画书等等。这些书使我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得到很多启示,懂得许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三字经》这本书。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每一次读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虽然很简短,却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下来都是很好的,没好好学习才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更是教育我们: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一无所知,能有什么用呢。“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说的是古人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为我们树立很好的榜样。还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通俗易懂的哲理,还有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这些经典故事,甚至还有天文、地理、气候等自然方面的知识……《三字经》真是知识的宝库、思想的宝库。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它讲的是东汉时期,一个叫黄香的人,九岁的时候就非常懂得孝顺,每当夏天,总是先把枕席扇凉、蚊子赶跑再请父母歇息。冬天,则自己先躺下,用体温帮父母把被窝暖热。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爸爸告诉我,这个故事讲得不仅仅是孝顺,更是爱。是亲人之间至真至纯的爱。而这个爱,就是关心,就是体贴,就是相互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每次读到这里,我的眼眶都是湿润的,因为我想到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也想到我对爸爸妈妈的一点一滴。为我,爸爸妈妈总是绞尽脑汁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为我,爸爸妈妈总是无论下雨下雪都等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为我,爸爸妈妈总是上一天班还不知疲倦地陪我学习陪我玩耍……我小时候很黏人,一离开妈妈的怀抱就哭闹,妈妈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困极,就坐在那里睡觉。一次我高烧近40度,爸爸一会儿一会儿地给我擦酒精,帮我降温,竟一夜没有合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为值日,走出教室的时候天都黑,但是妈妈一直在校门口等。看着雪人一样的妈妈,捂着妈妈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泪啪啪直掉。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很爱很爱我,而我,却不知道关心爸爸妈妈。好吃的东西我总是抢着吃,很少主动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学习累还好发脾气,妈妈总是给我洗脚而我从没给妈妈洗过一次……想到这些,想到黄香,我觉得好惭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学习、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爱。我爱这本书,喜欢书里的智慧和精神。我更会在享受爱的时候,像黄香那样,真挚地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每一个人。让《三字经》伴我成长,让爱与我同行。

第四篇:2018年社科院金融学题库整理(完)

一、简述金融体系的不对称原理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一方拥有的信息比另一方多,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金融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

二、简述中国利率风险结构

不同发行人发行的相同期限和票面利率的债券,其市场价格会不相同,从而计算出的债券收益率也不一样。反映在收益率上的这种区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购买中债券都要承担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主要存在以下两类:

1.违约风险。也叫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借款者因经营不善,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偿付债务,第二是借款者有足够的现金流但是她没有到期还本付息的意愿。

2.流动性风险。资产的流动性越高,将他变成现金时遇到的阻力就越小,但是流动性越高收益率越低,如果要求收益率高,就得放弃一部分流动性。

三、简述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内容;

货币分层,也称为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目前我国将货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m0=流通中现金。(2)m1=m0+活期存款。

(3)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四、简述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

中国的金融体系的源头是由两个部门构成的,分别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之后又衍生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担保公司、信托、保险公司,以及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银行、信托等)、证监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保监会(保险公司)、地方政府设有金融办公室(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p2p等)实施监管并制定监管细则及业务规范。从目前金融体系的配置来看,主要能完成以下功能:

金融体系的清算和支付功能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金融体系的股权细化功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金融体系风险管理功能金融体系的激励功能金融体系信息提供功能

五、简述债券回购原理

债券的交易分为现劵交易和回购交易。回购交易是指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在未来的某一天从后者那里按照约定的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债券回购交易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债券回购交易不仅仅为企业和金融机构解决了流动性的问题,而且债券交易的综合成本要低很多。

六、请简述m-m定理

mm定理又称(莫迪尼亚-米勒定理)表明,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格与它的融资结构无关,即企业无论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不会损害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价值是由他的实质资产决定的,并不取决于这些实质资产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以下状态是mm定理的无摩擦环境:

1、没有所得税

2、无破产成本

3、资本市场是完善的,没有交易成本,而且所有证券都是无限可分的

4、公司的股息政策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

七、简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

资本是商业银行抵御所面临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商业银行发生损失时,优先用资本进行弥补,因此资本可以看作是对商业银行债权人(如存款人)的一个风险保障。所以在面临风险相同的情况下,资本越是充足的商业银行,其债仅人债权越安全。资本充足性是现在商业银行监管的核心关注点,其衡量标准主要资本充足率。也就是监管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一般要求达到8%以上。

八、简述功能性监管

功能性金融监管(functionalregulation)的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默顿最先提出的,是指在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内,由专业分工的管理专家和响应的管理程序对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进行监管。

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在这一监管框架下,政府公共政策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能发挥的功能,而不是金融机构的名称,其目标是要在功能给定的情况下,寻找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既定功能的制度结构。

九、请简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基本原理

1、分级基金的基本概念。所谓分级基金,是指通过事先约定的风险收益分配,将母基金份额分为风险收益不同的子份额,并可将其中部分或全部份额上市交易的结构化证券投资基金。

其中,分级基金基础份额也称母基金份额,预期风险收益较低的子份额称稳健份额(也称“a类份额”),预期风险收益较高的子份额称积极份额(也称“b类份额”)。

分级基金运作原理。

稳健份额将资产贷给积极份额,并按日获取稳定的年基准收益,故其份额净值会逐日递增;积极份额将自有资产与贷入资产合并(即基础份额资产),投资某投资标的,无论是否获取收益,都按日向稳健份额支付借贷成本,其份额净值变化方向与母份额相同。

十、请简述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taylorrule)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泰勒认为,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名义利率。

十一、简述推动金融发展的与创新的主要动因金融创新是西方金融业中迅速发展的一种趋势。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节乃至整个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为了规避风险而进行的创新。利率的剧烈波动使投资收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这降低了长期投资的吸引力,同时,也使持有这类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陷于窘境,。银行为了保住存款等负债业务而必须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却面临着长期资产业务由于原定契约利率的限制而无足够的收益来支撑的困境,于是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创造了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如可变利率债券,可变利率存款,可变利率抵押契约等等,来规避风险。

2、由于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技术进步引起了银行结算、清算系统和支付制度的创新,进而引起金融服务的创新。其次,新技术为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提供了保障条件。

3、为了规避行政管理而进行的创新。为了规避不合理的过实的但是又没有来得及调整的金融法律法规而引起的创新。

十二、请简述巴塞尔协议三的主要内容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协议规定,全球各商业银行5年内必须将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限从现行要求的4%上调至6%,过渡期限为2013年升至4.5%,2014年为5.5%,2015年达6%。同时,协议将普通股最低要求从2%提升至4.5%,过渡期限为2013年升至3.5%,2014年升至4%,2015年升至4.5%。截至2019年1月1日,全球各商业银行必须将资本留存缓冲提高到2.5%。协议维持目前资本充足率8%不变;但是对资本充足率加资本缓冲要求在2019年以前从现在的8%逐步升至10.5%。最低普通股比例加资本留存缓冲比例在2019年以前由目前的3.5%逐步升至7%。

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其中包括: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

十三、金融工具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

金融工具的重要特性为期限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期限性是指债务人在特定期限之内必须清偿特定金融工具的债务余额的约定。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持有人带来价值增值的特性。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

安全性或风险性是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和收益能够安全收回而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期限性与收益性正向相关,即期限越长,收益越高,反之亦然。流动性、安全性则与收益性成反向相关,安全性、流动性越高的金融工具其收益性越低。反过来也一样,收益性高的金融工具其流动性和安全性就相对要差一些。正是期限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相互间的不同组合导致了金融工具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之能够满足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和对“四性”的不同偏好。

十四、请简述资产证券化原理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阅后感想

在我看来,这些知识和能力的把握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只有市场整体繁荣乃至疯狂后的萧条才是较容易把握的事实。历来的伟大投机家,在做空上面的优异表现正好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市场始终还是难以预测的,即使你判断对了基本趋势,但是短中期的波动性和时间点上的未知性也可能让你死在黎明之前。所以,这种投资方法充满了风险和收益,充满了难度和技巧,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从我目前情况来看,了解市场波动的常态性但是还远远不能把握其波动的任何规律性(包括中长趋势)。所以,目前能用到这种投资(投机)方式的可能只有一个地方:用股指期货应对市场整体性疯狂后的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