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创新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也得到大力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而必须采取一定的创新措施来保证信用社在农村的应用。农村信用社可以采取创新金融服务的方法,这种方式将可以改善服务系统,保障信用社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创新金融产品

在当今巨大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前提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条件放宽,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导致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容乐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一种创新思想及时挽救这种场面。

一、影响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因素

1.金融创新观念落后

要解决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解放思想,由于大部分的农村信用社职工长期在农村生活工作,而且也有大多数员工来自与农村,在思想上都存在偏见,认为自己与创新无关,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死板的思想,而且长期的工作禁锢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于创新始终存在消极态度,对于一些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认知不足,不够专业化,使得他们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下风。

2.体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地位不高,总是在我国金融体制中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作为“五大行”的替补存在,自上而下没有形成一种组织体系,缺乏明确的业务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也没有权威的政策作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导向,而且其创新环境有限,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创新,也因此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3.管理不严谨

由于农村信用社用人机制不灵活,内部管理制度落后,给其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财务制度、信贷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虽然对旧制度做出了补充和修改,但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制度加以制约,而且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落后,不能有效的借助科技手段进行防范操作,与同行业水平比起来,还处于落后地位。此外,由于没有信贷投放目标,导致在信用防范风险方面出现了漏洞,使得信贷风险提高。

4.业务产品单一

农村信用社固守着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产品极少,在当今金融服务电子化的时代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农村信用社的利润主要来源是存贷之差,这种盈利方式随着利率的不断下调逐渐显出了它的弊端,如果农村信用社继续依靠单一的业务和现有的能力水平,仅仅是服务与社区居民,而不进行创新的话,它的盈利能力就成了最大的问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这种金融体系很容易被淘汰。

5.缺乏优质客户资源

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扎根农村,所以它的主要客户是广大农民、个体户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对这些处于弱势的客户群,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优质客户资源极其匮乏,虽然与地方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亲和力,但是在发展中还是缺乏强大的客户群体,导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停滞不前。

6.管理模式与资金需求不符

近年来,现有的信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多元化、规模化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需求。虽然农村经济在大力发展,但是生产方式的落后导致生产效率底下,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县乡财力受限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进行农村信用社信贷模式的改革和金融服务的创新,以及扩大小额贷款的覆盖面。

7.缺乏科技技术支持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6.创新经营体制

各地信用社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种适应自身发展的模式进行体制创新。明确产权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了让农村信用社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应该规范股本金,建立法人治理机制、风险内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激发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潜力。此外,以发展是硬道理为指导方向,对所有的监管指标和经营指标进行优化,奠定下一轮农村金融改革。

总之,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大力发展经济,保证自身健康发展,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必须科学配置资源,形成创新意识,从服务理念、服务客户界面、金融服务传递系统和金融服务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的金融服务的培养,抓住一切可发展的机遇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新老客户中不断挖掘新的客户需求,并以此为目标进行金融服务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不断进行服务传递系统的改造来实现新的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