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下档案信息探析
一、地名档案信息的传播过程
从地名档案信息的传播过程看,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双方是通过应用为媒介进行的,是一种双向信息交流的过程。从效果的角度看,地名档案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传播历史文化,给人以文化知识;二是给人们以方向的导引,使之到达目的地;三是对历史上的地籍、国土、房舍等提供认证信息;四是传播地名更名命名的文化理念。
二、地名信息的传播机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地名文化社会化的传播途径
1.发挥地名档案信息传播者的主导作用。当今,地名的传播者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主要有五大类:一是专业工作者,二是研究者,三是地名爱好者,四是软件行业的地名软件开发者,五是信息发布系统的工作者。但是作为地名信息化建设生力军,还当属地名工作者,这其中包括身居全国民政战线主管区划地名工作的同志和全国各级地名档案资料馆的档案工作者。发挥地名档案信息传播者的主导作用,第一,要坚持党的十八大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要将地名档案信息化与我国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地名信息成果在国民经济中应用的宽领域与多角度。作为地名档案工作者就是要加深对信息化的理解,加强信息化的应用开发,加大信息化的整合,加快信息化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第二,要开发全新的产品,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地名信息。目前,我国的地名信息产品的形式比较传统,主要有论文、研究报告、故事、图录典志、网络地图、导航仪、制图软件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度开发。第三,是要从传播学的规律出发,在接受者的求同心理和求异心理的平衡中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皮亚杰指出“:认知图式的建构过程,是在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中完成的。同化和顺应是主体适应外部环境的两种基本功能活动形式,同化是主体把认知结构把客观经验或环境刺激加以选择、整合、变换,然后纳入主题现有图式或行为模式之中,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2]2.促进传播形式的生动性。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是改变当前地名文化传播工作落后局面的重要手段。它要求我们从过去的传统的说教的传播模式中走出来,开辟全新的传播形式,进而实现传播效果、受众的社会化。喜闻乐见,就是要实现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形式的多样化,就是要广开创作渠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扬学术民主,吸收一切有益于地名文化传播的形式和载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开发全新的宣传形式,就是要以地名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动画工作者、软件开发者等为主,实施全新的创作体制,依托现代传媒,实现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例如,将地名故事融入到动画片中或各种游戏之中,将地名文化移植到电视剧中,将地名故事制作成动画在网页的首页播出等。这种创新和突破,必须以增强人们的记忆,深化人们的地名认知度为前提,以满足人们的求异心理,强化信息传播对受众的刺激为核心。其作品既要有新鲜、新异的特征,又不可盲目追风和雷同模仿,还要使刺激保持在适度水平上,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利于实现信息本身的价值。
3.提高传播技巧的艺术性。大众化传播活动的宣传技巧包括提示式、探讨式、启发式等,并将此方法恰当地运用在不同场合、内容及个性不同的主体,进而优化传播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以往地名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单一性”和“呆板性”的倾向。这是因为在整个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环节和因素都有可能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传播技巧性和艺术性对传播的效果有重大的作用。这里笔者只就电视、广播、网络、图书传播中的艺术性问题进行探讨。在电视方面,要利用电视的传播速度快、表演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的特点,通过纪实、访谈、相声、论坛、故事等艺术形式展示地名应用实例,解读地名档案的重要意义;在网络传播方面,要建立地名档案信息网站、开辟论坛、进行网上审批、开辟微博论苑、发布网络动画、发布网络地图、开展网络地名信息查询等;在广播方面,要开辟地名论坛栏目、政策问答、地名知识导航、地名文学之窗、地名故事评说等栏目;在图书传播方面,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将地名知识、应用案例文学化,以地名故事、地名趣闻、地名民俗、地名动漫、地名典故等形式出版相关图书,潜移默化地传播地名知识、地名档案信息。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地名档案信息传播途径的研究是地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传播效能的高低,是关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地名工作和地名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本文只是对地名档案信息的传播要素、途径、方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在传播方式方面提出了加强艺术性、提高主动性、开辟新途径等建议,以期对地名档案信息传播工作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