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以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为例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良种的生产繁育,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近年来,渭源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种薯产业发展步伐,已经成为全国县区最大的脱毒原种生产基地,生产的种薯不仅为周边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种薯支撑,而且远销新疆、宁夏、陕西、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成为带动当地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黄金产业”。但是,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当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急需金融业的有效支持。

制约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自2003年以来,商业银行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出现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独木难支的局面。渭源县16个乡镇中,商业银行的网点主要集中在县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也仅在3个乡镇有营业网点。其余13个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1家金融服务机构。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机制不完善,符合马铃薯产业需求的金融品种不全,服务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制约了其对种薯产业的服务。

(二)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据调查,目前除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其他金融机构尚未涉足种薯产业的贷款服务。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面虽然有所拓宽,但扶持种薯产业的功能发挥尚不充分;农业银行对种薯产业信贷投入依然不足;农村信用社由于贷款规模小,资金总量不足,难以足额向种薯产业提供信贷服务。截至2010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向种薯产业累计提供贷款9960万元,推动种薯产业链条延伸力度远远不够。

(三)种薯扩繁生产能力不足

由于马铃薯良种扩繁投入成本较高,而资金来源有限,无法投入足量资金开展科研开发、新品种选育推广、贮藏保鲜和基地建设,致使脱毒种薯繁育规模难以做大,特别是原种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全省的供种需求。

(四)贮藏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随着马铃薯良种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薯贮藏量急剧增加。目前种薯主要由农户分散贮藏,由于农户现有贮藏设施简陋,管理不够规范,易造成品种混杂、品质降低。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县域各金融机构要以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为目标,找准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效着力点,深入农户、种植基地、专业市场、加工企业和马铃薯经销协会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全面掌握产业信息,科学测算资金需求,周密制定信贷计划,切实增强金融支持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将渭源建设成为马铃薯优质良种及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金融机构要以支持马铃薯种薯产业为切入点,大力支持良种繁育,提升薯种品质。要充分发挥省农科院会川、五竹育种基地的科研优势,加大对优质专用、早中晚熟和适宜不同自然气候条件新品种选育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脱毒种薯繁育企业的资金支持,强化组培苗及原种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着力打造马铃薯优质良种及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二是重点支持会川等被农业部定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的改、扩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搭建交易平台,畅通流通渠道,努力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购销贩运大户为依托,以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和购销服务网络化市场三是重点加大对新建贮藏窖和马铃薯原种生产及配套网棚贮藏库、脱毒种薯贮藏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马铃薯种薯贮藏基础设施,改善窖藏条件,切实提升窖藏能力,降低种薯窖藏烂窖率,打造马铃薯良种仓贮基地

(四)探索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配合县政府通过财政引导资金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开办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业务,加强金融机构与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的协作。并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运行”的模式,组建民间担保基金及多元化担保机构,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为马铃薯种薯产业融资提供担保支持,创造有利于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融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