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个人事迹材料6篇
【篇一】
“刚哥躬耕百十天,野生散养君莫嫌,瓜熟蒂落巴土香,皮脆肉沙味甘甜……即可游步亲采摘,**来相见。”8月5日,一首打油诗在朋友圈传开,不到一周,**村富隆富硒农庄6亩西瓜第一批成熟瓜全部销售。这是驻**县**镇**村第一书记**支持农庄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水果、提供务工岗位助力贫困户脱贫的一件小事。
**村位于长江巫峡口北岸,8个村民小组,村民316户11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537人。2015年县委、县政府把**村纳入精准脱贫整村推进村,当年12月,县交通运输局推荐、县委组织部选派**到**村任第一书记。近两年来,这个第一书记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村里广为流传。
**村的“公务车”
“家住八组的**、四组的向家孝均已七十高龄,行动不便,每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了让两位老人参加活动,他总是提前开车把他们接到村党员活动室。”该村副主任李大兵说。
这样,调解纠纷、发展产业、开屋场会、道路施工,**总是开着“公务车”,毫无怨言地服务村民。
一次,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六组李远成、向传西、张贵成走回去太远。**看到他们正在发愁,连忙开车将他们送回家。**接送六组李远成好几次了,他心想:“徐书记送我这么多次了,我得给他‘油钱’”。便顺手从兜里掏出20元钱塞给他,**婉言拒绝。
500多天,每天行程数十公里,先后几次更换轮胎。在扶贫路上,**的私家车成了名符其实的**村“公务车”。
**村的“亲戚”多
作为第一书记,**在村里的联系户有九户。现在九户贫困户都成了他的“亲戚”,最有缘分的要数**老人家。
**介绍说。“之所以和老人家很有缘分,是因为刘老今年69岁了,到农历7月19日就是他七十大寿,比我父亲大两岁。我参军三年,刘老的儿子还正在服兵役,我应该替远在部队服役的刘先才照看着老人。”“过年了,他儿子不能回家尽孝,我就去送几瓶酒。八一建军节他儿子要为国尽忠,我就送点生活用品慰问一下,让做父亲的多一份自豪。每天路过门口就钻进屋要口水喝,从两老的眼中我能感受那份对儿子的溺爱,也让我对这里有一份家的依恋”。
“徐书记把**家当成了自己家。”村支书周明如是说。
**把**老人当作家人,其余的八户贫困户成了他的亲戚。通过走访,**了解到有一位联系户今年家庭变故较大,本身患有眼疾,与妻离婚,儿子出外务工,对妻子、儿子的怨气非常深。刚开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因懒至贫”的联系户。**加了这个农户的手机号和微信,最多一次就聊了62条短信。“这一次‘热恋’般的短信聊天,增添了他生活的勇气,对妻子、儿子的怨气得到一定的化解。”**告诉记者。
通过走访,原来称**为“徐书记”的九个联系户慢慢叫他“小徐”了。从书记到群主,通过网联外出的务工村民,他的“亲戚”从9个一下了上升到1000多个,让全村人不论在家还是在外,时刻都能保持联络,时刻都能掌握了解到村里的情况。
**村的众期盼
如何让161户537人摆脱贫困,**没少操心。
**村整村地域成漏斗状,七八组位于斗底,一至六组环绕斗顶,海拔自底部600米到顶部1200米落差较大,导致全村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大于30度的坡地,且土质属于红沙坡,肥性低、保水性差,基本不适于农耕。一至六组位于斗顶无水源,人、畜、农作物全靠天河水,
七、八组处于斗底水质较好,但因地质原因水土流失严重。**源于流沙成坪。
唯一的地利条件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水果生长。**了解到七、八组的空心李子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他同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数次拿脉问诊,最终确定种植桃树,打造“桃李**”成为该村产业脱贫的目标,承载着所有贫困户的脱贫梦想。
今年,**和村支两委干部经多次研究,选择春桃、蟠桃、夏至桃、白银桃、冬桃等多种品种,实现“四个月有果可摘,八个月有花可赏”。配套桃树种植产业,该村又筹建了加工包装厂房、果蔬储藏冻库、8公里组级产业路。
【篇二】
他一心扑在岗位上,把智慧和心血献给了父老乡亲,2017年,他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易迁”工作先进个人。这位倾情于父老乡亲的人,就是**镇**村党支部书记**。
**村于2014年与**村、**村合并,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637户22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8户622人,现已脱贫99户270人。2014年,**高票当选为村支书,从此挑起了精准扶贫,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担。
打铁还要自身硬。**认识到要当好村支书,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去年,镇党委政府组织村支书参观建始县店子坪村,他把店子坪村王光国先进事迹一一记录。参观回来后认真整理,时不时翻开看看,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
每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都要抽时间学习,先备好课,率先给党员上党课。“通过自学,学会了上网,通过电脑、手机微信、下载有关资料,学习党的政策、当前形势和上级相关精神。”**这样说道,“有了一定政策水平,才能对自己严要求,也才能带领村里一班人去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带领老百姓勤劳致富。”
**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该镇在**村三组建第一批易地扶贫安置点,集中安置贫困户58户194人,涉及到**、下马洞、**、后山等11个村。今年2月落成,58户贫困户全部入住。“**安置点从征地、建设到绿化,刘书记不知操了多少心。”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向贤东介绍。
面对村里2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着村干部一家一户地走访了解,一家一户制定脱贫规划。其中第一期符合易地安置的对象有7户24人。10组有一户贫困户住在一个不通公路、不通水、不通电的“三不通”陡峭山梁,村支两委确定她为第一期搬迁对象。**三次登门做工作,要求她搬到安置点,可这位老人“不领人情”,仍固执地住在破难的老房,她还向村提交承诺书决定不搬。今年,**再次登门,并和其在外务工的儿子取得联系,她终于同意搬迁。村里根据现安置情况,决定把她列为下一批搬迁对象。
“扯皮的多,有的断水了打电话找我,门钥匙不会用,把钥匙拎断了也找我。”**谈起**第一批安置点,他说,“这些事看起是小事,但在贫困户中是大事,因为这些老百姓没用过自来水,没用过这种门钥匙,出现了问题,只好一家一家去教他们使用。今年,我们在安置点开展‘巾帼靓家’‘卫生评比’等系列活动,现在一个和谐、勤劳的大家庭正在形成。”
**村第一批安置房已入住,今年第二批安置房三岔沟安置点即将完工,**安置点正在建设中。为解决易迁户搬得出、稳定住、能就业,该村争取资金137万元,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厂房1066平方米,招商引进**县铭金工贸有限公司落户办厂。吸引了安置点贫困户60多人就业。
**除了走乡串户帮扶贫困户脱贫,他还和扶贫工作队、村支两委干部一起发展产业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几年来,该村发展核桃1000亩,板栗200亩。今年,该村计划发展茶叶500亩,与农户已签订合同,冬季移栽茶苗;
成立“亿连专业合作社”,种植空心红脆李30亩。
近年来,**跑上跑下,多方筹措资金,组织工程队硬化组级公路14公里,今年计划硬化10公里;
村里建起了垃圾池,垃圾每周用垃圾车定时运送;
安装路灯80多盏,辐射5公里,10个村民小组。每天晚上,村文化广场人来人往,歌舞升平,忙完农活的村民们纷纷来到这里一起跳广场舞,健身休闲,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倾情扶贫攻坚,造福父老乡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心系群众、心系民生的高尚情怀,诠释了一位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
【篇三】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应牢记树立‘三大工程’,就是为民工程、爱心工程、带动工程,做好三大工程的同时,通过我们‘三园一中心’的一些构思构想,形成一个生态养殖园、绿色种植园、科普示范园和产业培训中心,通过农旅结合,带动我们全村170户540人整体脱贫步入小康。”今年36岁的**面带微笑地告诉记者。
养殖山羊1590只,鄂西黑母猪30多头,葛根种植面积400余亩,水果标准化种植面积579亩、天然草场改良2000余亩,饲料加工年产量1500余吨,679户农户加入合作社……
在**的身后是繁忙热闹却如世外桃源般的**村生态农业基地,每个工作人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谁能想到,5年前,这里还是道路不通、五谷不生的贫困村,这些面带笑容的工作人员以往还是吃着低保的贫困户。
说起**现在的身份,他既是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县政协委员,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早年在野三关镇经营超市,挣了一些“小钱”。然而,回到家乡后,山里面闭塞的交通,低矮简陋的房屋给了**沉沉一击。“经济发展这么快,外面的世界早已经变得发达便捷,想不到家乡还是这个样子。”**出身农家,自小对土地有着独特的情怀,在他看来,家乡的土地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大量土地实行粗放型种植,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上一年,所获也不过只能维持温饱。
“看到家乡落后贫穷的面貌,我2013年就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
想立足本土,利用我们家乡的一些资源,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正是这份乡土情怀促使**开始考虑回家乡创业,他心想,要是能把家乡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新型农村合作社,合理有效利用这些闲置未开发的土地,一定能让家乡富裕起来。有了“土里刨金”这个看似头脑发热的念头,**没有鲁莽地开始投资,而是经过认真分析和长时间的市场调查,直到2013年年初,他的计划逐渐变得成熟,才终于下定决心,在**镇**村注册成立了现在的**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将军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创业之初,身边的人对他的决定并不看好。朋友告诉他,现在农村的钱不好挣,“你超市开得好好的,为什么要钻到吃力不讨好的农业里去。”然而,这些迎头泼下的冷水并没能浇灭**农村创业的热情,一想到家乡落后现状和外面的对比,一想到贫困户被困在大山艰苦讨生活的辛劳,**便能把这些顾虑抛在脑后,继续埋头在农村创业。
**考虑到,以往的农村合作社不过是把普通的农产品收购贩卖出去,挣得还是一点辛苦钱。要是能打造生态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收获的利益肯定是传统模式下的好多倍。说干就干,**找准了生态农业的路子,坚持贴近农业农村农民,在和有经验的农民多处走访、实地勘察之后,**请到了省农科院等权威机构的有关专家,为他的公司规划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种植的牧草和甜玉米秸秆喂养牲畜,牲畜的粪便用于肥田种植果树,通过这种生态循环发展的农业模式,他旗下的生态农产品品牌也慢慢打响了名声。
生态农产品有了一定的名气,**看着公司的生态农业园,不禁想到,这种农村农业风貌的田园景观还兼具观赏游览的价值,要是能把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前景一定非常可观。在**这个理念的推动下,他的公司相继建立了生态养殖园、绿色种植园、科普示范园,将基地建设成春天有花、夏天有荫、秋天有果、冬天有实、草地有羊、林下有猪的城郊后花园,打造成集科普示范、观光采摘、农旅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创业者,助力家乡贫困乡亲早日脱贫致富是**的长久愿望,成为政协委员后,这也成了他的一份责任,在这份愿望和责任的驱使下,他主动率领公司对口帮扶**镇**村,在**的牵头带动下,**村的贫困户们,可以将土地流转给农业合作社,并进入合作社务工挣取劳务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看着你平安无事,我就放心了……”得知原委的**,告知老人不要担心,供电公司正在组织人员抢修,马上就可以恢复供电了。**在老人房内屋外转了好几圈,查看是否还存在安全隐患。临走时,**给同村老人的侄子打电话,一再叮嘱他要常来看看老人家的状况。
忙完这些,**对老人说道。“要照顾好自己,等电来了把手机充好电,随时保持联系,过年之前我再来看您。”
看着**远去的车影,**老人的眼角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