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先进事迹三篇
【篇一】
60公里,是家和他的距离,开车需50分钟。
**年11月,我的丈夫**被市纪委监委派驻到**县**镇**村担任第一书记。那时,我们的大儿子上一年级,小儿子刚上幼儿园,生活的重担一下就压在了我身上,身边所有人都劝我把他留下,但因为理解,所以选择了支持。我深深地知道,“梦想”对男人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为伟大事业砥砺前行,践行的是对党的无限忠诚;我也深深地知道,在丈夫“追梦”的路上,妻子的支持与陪伴有多么重要。
就这样,转眼间已经快2年,大儿子即将上3年级,小儿子幼儿园就要毕业。我也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自动切换成一个超人妈妈,接送孩子的时候总会有人好心地问起:“为什么没见过你老公来接孩子。”我的回答永远是:“他在上班。”丈夫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等我忙完这段,我就好好陪陪你们。”我知道他是个诚信的人,可到现在,他依旧很忙。有段时间,我觉得人生跌落谷底,却连喘息和质疑的机会都没有,所有的埋怨来不及发泄,就被淹没在日复一日永无止境的家务和带娃中,可这并不影响我对他工作的支持。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没有牺牲,没有付出,怎能实现从“打好”到“打赢”。
关于**村的脱贫攻坚新闻我都从报道中找来。**县今年顺利退出贫困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311人,只剩下8户10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仅为0.74%,群众满意率达97%,而且,村集体经济发展和驻村帮扶工作作为亮点接受了第三方评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被省、市媒体报道10余次,陈润儿省长、孔昌生部长先后到村调研,看着他做的这些事情,我明白“脱贫攻坚”绝不是一句口号,我也感受到了他的欣喜和自豪。
当我带着孩子第一次踏上那方红色的土地,来到何氏祠里、银杏树下,这是“北上先锋”红二十五军的万里长征启程的地方;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森林覆盖率达79%,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红绿资源交相辉映,绘就出生态文明新画卷,这是一块幸福的宝地。**村的乡亲们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在92岁老支书王传伟的家里,老人高兴地把我的小儿子抱在怀里,给他们讲红二十五军的故事时,我能感受到丈夫与这个村子已经融为一体……
作为第一书记的家属,我知道,当我丈夫出发的时候,我和孩子也已上路。我清晰记得,他给我描述**未来的宏伟蓝图,在那里能够看红看绿看蓝天、品山品水品毛尖,使**村美丽富饶起来,让我们的后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我心里也有句话一直想对他说:“这段征途,我虽未与你并肩,但始终在你身旁。因为有你,一生荣耀。”
【篇二】
**县**乡**村是个贫困村,辖20个村民组,人口804户2954人,有党员68人,村干部5人,村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在校小学生和在园幼儿500余人。**年11月,**同志被市教育局派驻到**县**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在市教育局坚强后盾支持下,在**村“两委”成员的大力配合下,刘书记积极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四项基本职责,紧紧围绕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的标准和条件开展工作,全面落实“1+7+2”指标,确保**村退出标准达到,贫困户脱贫条件符合。**年**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由于工作扎实,成效显著,**村先后被评为**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县基层党建红**党支部。刘书记也被评为**县脱贫攻坚“帮扶之星”,被市委组织部评为脱贫攻坚“创新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贫先治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刘书记充分发挥教育部门优势,着力将**村的教育打造成凝聚民心、助力脱贫攻坚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是着力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刘书记专门组织我校骨干教师到全国文明学校**市第二实验小学学习取经。在**幼儿师范学校,对**乡200多名教师进行了提升教学管理和脱贫攻坚为主要内容的专场培训。刘书记对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进行认真把关,身体力行的以脱贫攻坚和教育扶贫为主题为教师们上了一堂课。刘书记还协调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全市小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到**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送教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精彩的点拨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融入教学。组织全国文明校园**市第二实验小学到我校开展名师送教活动,促进了有效课堂教学,共享了优质教育资源,引领了教师专业成长,达到了城乡教师的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效果,取得非常大的反响和非常积极的效果。
有位老师激动不已,欣然写出《沁园春
送教下乡》诗以表心情。其诗为证。教育扶贫,市局力行,送教**。看同课异构,启迪纷张;同台竞技,专业相长。说评互动,畅谈心得,专家点评引思想。天虽寒,迎八方园丁,校园春漾。半日相聚难忘,携满满收获赴课堂。擎知识红烛,童心照亮;倾情呵护,民族希望。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吾辈竭力勇担当。待明日,新时代教坛,桃李芬芳。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哪有不想家。他是把对家人的爱和思念都揉进了工作,献给了**村的父老乡亲。贫困户梁锡金是个身残志坚的残疾人,靠低保金和偶尔维修摩托车为生。他的两个儿子都有残疾,老婆在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就去世了,他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江书记隔三岔五就到他家里去看看,还争取政策把他的大儿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康复教育。**年8月**(郑州)弘大心血管病医院来**县义诊,江书记带着梁锡金和两个孩子去就医,得知孩子们的病情能得到有效治疗,还能减免绝大部分康复治疗费用,他鼓励梁锡金一定要去试一试,不但自掏腰包资助,还发动村里群众和我们帮扶干部捐款捐物。
五保老大娘林承秀是个盲人,本来可以享受危房改造的提升工程,但因为内墙粉刷需挪动家具而不愿意配合,江书记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去她家做工作,开始她怎么都不肯,后来江书记直接跟她打保票,提前把所有家具位置标好,完工后从哪里挪出来的还会放到哪里去,她终于同意。
江书记为村民办的事不胜枚举,难免挂一漏万,但江书记和**村的故事还在继续,**村的20个居民组每一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已然成为了他的家,这家乡的山山水水、村头树下哪一处不曾萦绕着他的牵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