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帮扶责任人事迹
王央,男,1965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身体健康。曾任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现任局党委副书记。帮扶活动中,王央作为一名基层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密切配合总工会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与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帮扶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千方百计帮助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逐步脱贫解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了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帮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干好,就得多想办法。
粮食局是一个大局,6个下属企业,全局困难职工家庭80多户,这其中仅食品公司的特困职工就有48户。食品公司既是局党委的一块心病,更是王央最大的心病。
食品公司是一个50年代组建的老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连年亏损,企业职工日益困维,公司160余名下岗职工中,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就有70多名。帮扶这些困难户,资金不足是个大问题,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食品公司和粮食局来说,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困难,王央毫不退缩,他想得更多的是困难职工求助的目光,渴盼的眼神,还有一个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王央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大胆创新,提出了社会筹、单位拿、领导带、中层帮、职工助、自身干的六级帮扶救助网络,并迅速付诸实施,把方方面面纳入到帮扶救助体系中来。逐渐建立起了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帮扶困难职工制度、职工子女升学学费补助制度、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帮扶制度。全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80多个,2191.cn负责向这些困难家庭送信息、送岗位、送技术、送项目,直至脱贫,使这些困难户得到了比较稳定的帮助。
两节慰问、金秋助学、雨季为困难职工修缮房屋,帮扶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一年所需资金近2万元。除每年积极响应上级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外,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王央又提出建立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局党委向全局职工发出捐助5元钱,帮人渡难关的倡议,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募捐,在全局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局党委对困难职工的一片真情,不仅带动了职工们踊跃捐款,而且很多企业也慷慨解囊,一次性筹措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6万余元,使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靠管靠理不如靠激励,靠帮靠扶不如靠技艺。下岗职工的自身素质决定其再就业的能力,靠帮靠扶不如靠送技艺。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从抓基本技能培训入手,帮助下岗职工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提高适应市场能力。食品公司下岗职工李是个建筑泥工,妻子没有工作,自己又下了岗,家庭生活极其困难。下岗后,他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央和他进行了畅谈,并根据他还会修理自行车的实际情况,协调给其安排了一个摊位,并从救助基金中拿出3000元,帮助他开始了修理自行车的营生。老李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和诚信的经营态度,很快就赢得了很多顾客,不仅主动还清了救助资金,还逐渐改变了家庭困境。
同是下岗职工,由于素质差异,基础不一样,有的不仅能独立就业,而且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但有一小部分由于重病缠身、夫妻离异、遭受车祸等等原因,生活产生了严重困难,个别下岗职工生活甚至陷入绝境,帮助这部分同志走出困境,才更能体现组织温暖。王央分别根据就业、收入、身体、住房、子女入学等五个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对困难较大、矛盾集中,或具有突发性的困难的职工,实行现场帮扶。
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有实际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对未来的帮扶之路,王央语气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