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扶贫、人社职业工种介绍

就业扶贫工作是人社部门承担的重要任务。上半年,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天选择安徽、江西、湖南、陕西、青海5省,介绍其在技能扶贫方面的经验做法。我们一起来看下。

1.安徽

每年安排4200万专项资金,用于技能脱贫培训

大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技能培训等措施。每年安排4200万专项资金用于技能脱贫培训。贫困劳动者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期间,给予每人每天100元的食宿和交通补助。在58所技工院校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计划。实施万人技能脱贫行动。对在安徽省技工院校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落实免学费、助学金等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每人每学年再给予3000元补助。将贫困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纳入民生工程,每年培训2万人。

2.江西

今年以来,为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培训1.69万人次

以实现愿培尽培为目标,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做实培训台帐、做实培训对接、做实培训服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参加就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贫困劳动力,给予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补贴。今年以来,全省共为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培训1.69万人次。上饶市结合培训类别优化服务、主动上门,将培训地点搬到村活动室、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实现便捷参训。吉安市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开展急需紧俏工种培训,实现市场有需求、部门有订单、贫困劳动力有技能。

3.湖南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青海

打牢基础精准发力,扎实开展培训

制定落实《2017年全省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将有创业愿望和准备创业的贫困劳动力全部纳入培训范围;结合贫困劳动力创业培训需求和区域经济特色,开展符合不同群体需求的创业培训,坚持“创业+技能”的培训模式,通过拉面、农家乐、电子商务等技能与创业培训的融合,帮助贫困人员提高就业创业和经营能力。上半年,人社部门开展精准扶贫技能培训293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00人次的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