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调研材料

xx旅游扶贫调研报告

“十二五”时期,xx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方式,推动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实现持续稳定脱贫致富,为了总结过去几年成功经验,找出不足,指导未来xx旅游扶贫工作,特在全区开展了旅游扶贫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xx乡村旅游在扶贫中发挥的作用

(一)发展乡村旅游彰显贫困乡村资源特色,实现资源价值。xx是娄底市的唯一中心城区,很多乡镇随着城市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有很多乡镇(村)因为位臵偏远或者不宜城市发展处于贫困状态,但这些贫困乡镇(村)同时保留下了原生态。xx很多贫困乡村有不少是特色旅游资源富集区,在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突显资源特色,创造可观的综合效益。比如,xx万宝镇浒石村利用孙水河风光、仙女寨、大雄宝殿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全村62户经营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企业人员440人,人均纯收入从乡村旅游发展前的几千元增加到人均3万元。

(二)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植根于农村,旅游需求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xx通过乡村旅游的有效激活,促进了全区特色生态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xx茶园镇桎木村、塘群村地理位臵偏远,农民非常贫困,居民水田少、荒山多,经济来源少。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桎木村以神龙山庄为基础,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种植了400多亩的水果,塘群村发动农民采取合作社的形式,把村民的荒山集中起来种植水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茶园镇石塘村是招商旅游局挂点扶贫村,在挂点的两年里,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红心蜜柚14000株,2014年,还指导村里利用荒山开发了水果种植基地,栽种了6000株黄金贡柚,4000株枣树。预计在水果能够采摘之后,人均收入增收在2000元左右。xx双江乡谭溪村、洪山村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发展红薯粉、红薯干、辣椒等土特产品,带动了村民致富,目前还发展了飞鹰农业、健民食品等两家土特产品生产企业。

(三)发展乡村旅游吸收剩余贫困乡村农业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在乡村旅游业的带动下,农民通过自办农家乐、开店摆摊设点、到旅游企业务工、到住宿餐饮、旅游商店就业,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目前,xx有乡村旅游点120余家,直接带动乡村劳动力3600多人次,充分利用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xx双江乡位于xx最北端,全村境内以洪家山森林为主,条件非常艰苦,男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里以老人、妇女、小孩为主,近年来,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解决了留守妇女的就业,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比如,莫言醉农庄30多名员工全是本地村民,同时,发展起来的土特产品生产企业健民食品、飞鹰农业等给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

(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环境。通过发展农家乐,为城镇居民提供回归自然、体验农事和农村民俗活动的场所,不少农村的卫生条件、农民居家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营造了优美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革。xx通过乡村旅游建设,全区多个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同时还新建了厕所、停车场、自来水、污水处理等。

二、xx旅游扶贫主要做法

(一)争重视编规划,全面引导乡村旅游发展。xx招商旅游局全力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扶贫工作当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扶贫的重要抓手,多年来,招商旅游局开展多次调研、形成多篇调研报告,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区委、区政府对旅游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xx相继成立了xx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领导小组、仙女寨生态旅游区保护决议、xx星级评定委员会等,聘请湖师大等省内专家编制了《仙女寨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规》、《xx双江乡旅游专项规划》、《万乐湖生态五星农庄概念规划》、《双江乡谭溪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等。

(二)送技术扶人才,全力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全区实施“扶文、扶智”的“扶人”工程,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留下“不走的帮扶队”。为了提高乡村旅游的经验水平和能力,区招商旅游局2009年3月组织万宝镇浒石32户村民到益阳和长沙县学习;2011年4月组织乡村旅游协会理事到四川成都等地学习,同年9月组织协会会员怀化鹤城、芷江等地学习考察。2014年,群众工作组招商旅游局为了鼓励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在茶园镇石塘村举办了乡村旅游培训班。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是加强乡村旅游扶贫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激发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在动力和长效机制。加强对乡村旅游项目区农民建房的引导和管理,公路沿线、旅游村寨民居要体现当地特色,结合农村沼气、改水、改灶、改厕、人畜饮水、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等支农工程,推进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作,进一步改善旅游扶贫村寨的环境。

四是开展乡村旅游扶贫从业人员培训。实行扶贫培训基地“送教上门”,针对乡村旅游业发展所需人才开展培训,实现“门口办班、就地培训、出门就业”。组织从业人员到省内外成熟的乡村旅游点进行现场培训,整合运用农村远程教育、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教育培训资源,对旅游村寨的农民进行乡村旅游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普通话、外语等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力争5年内,使乡村旅游景区(点)每户农家都有1名以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参加过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

五是开拓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乡村旅游宣传促销中的主导作用和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的促销主体作用,支持旅行社的长期促销计划。以重要民俗文化活动、节庆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等为平台,不断扩大乡村旅游扶贫景区(点)的影响。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台、网站等媒体的合作,将乡村旅游扶贫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开辟专题专栏,进行重点推介。加快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指导乡村旅游景区(点)、农村家庭旅馆等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