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典型材料:脱贫,激活脚下的土地
“从今年开始,要着手谋划上市的事情,我们有信心。”最近在贵州省xx县xx镇xx村采访时,村支书xx的这句话,让笔者颇为震撼。如果把日历往回翻个三年五载,那时的颇洞村道路不通、只种玉米,农民还处于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贫困之中。今天,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一群“泥腿子”组成的公司、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村干部,竟然开始思考上市的问题,精准扶贫的“杠杆效应”令人欣喜。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种惠农政策密集出台,脱贫攻坚持续发力,农村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这几年,颇洞村已经建起12支建筑队、一个农业产业科研示范园基地、一个国家3a级休闲观光旅游景区、一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个热带植物馆,村集体资产达到6000多万元。最重要的是,农村正涌现出一批思想解放、眼界开阔、一专多能的带头人,这些被扶贫点燃了发展激情的“新农民”,展现出新时代的新面貌、新风采、新精神。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当代农民,精准扶贫像酵母一样,既改变了贫困现状,更振奋了贫困户乃至更多农民的精气神。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思想一通眼界宽,农民在脱贫路上,发现祖祖辈辈劳作的土地还有很大潜力。安顺市关岭县板贵乡峡谷村在一个60多度的石旮旯山上,一直以来只栽种玉米。当山坡上长出又大又甜的红心火龙果时,村民们才意识到自己“身在山中不懂山”。今天的峡谷村,不用干部引导,贫困农户就自发地尝试种花椒、种桃子、套种中药材。一个个尝试换来大山回馈的一个个惊喜,农民在重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登高望远,村民视野更开阔,尝到了甜头,更看到了希望。
更大的变化,来自农民主动学习的劲头。毕节市大方县小屯乡党委书记王娟告诉记者,“以前搞个育苗培训班,不组织吃顿饭喝点酒,都没人愿意来。”现在只要有课听,大家都会准时准点到,学习积极性高,村民都说,“当好现代农夫,不学不行”。的确,种玉米和种火龙果不是一个样,大棚里种和露天种不是一回事,拿锄头和开农机不是差一点……牛耕人锄正渐渐走远,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农民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提升,这样才能在脱贫路上走稳走远。
距离2020年,已为期不远。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在驻村干部的引领下,越来越多贫困户和农民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变被动接受扶持为主动谋求发展、变只顾自家脱贫为带富其他贫困户、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就一定能战胜贫困、同步小康,一起走向更加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