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常态下宁夏扶贫开发创新思路的建议

摘要。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增长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功经验,并从创新扶贫开发投入、加强智力扶贫、推进城镇化带动脱贫、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几个方面提出新常态下宁夏扶贫开发创新思路的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扶贫开发;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1

一、引言

解决贫困问题、消除贫困人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和衡量是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标准。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省区,自治区党委、政府更是将扶贫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比全国提前两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贫困县全部摘帽,亟需创新扶贫开发思路,探寻扶贫开发的新路。

二、国内外各地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贫困问题是全球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组织、政府和我国各地政府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都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从国外看,印度的极端贫困人口占世界的1/3,排名世界第一,为了改变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印度政府采取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政府治理质量等扶贫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巴西贫困人口占巴西总人口的14.4%,政府通过实施“零饥饿计划”、“家庭补助金计划”、“家庭助学计划”、“农村土地改革计划”、“城市住房计划”、“劳动技能培训计划”及“金融扶贫计划”等系列政策,贫困人口已然从2003年至2013年下降了54%。

从国内看,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贵州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注重提高扶贫“精准度”。通过扶贫项目管理、改进贫困县考核、实行“减贫摘帽”激励、改革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等机制创新,使全省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623万人;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云南省,以同步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为重点,通过争取扶贫资金和加大投入力度、颁布《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确定“12355”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实施整乡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扶贫日”系列活动扩大扶贫工作影响力等重大措施,贫困发生率从27.1%下降到12.17%。

三、新常态下创新宁夏扶贫开发思路的建议

1.创新扶贫开发投入,加强扶贫措施的绩效评估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丁军,陈标平.新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变迁与前景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10,

2.

作者简介:黑亚青(1988-),女,宁夏同心人,学历: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