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金融生态环境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切实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就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善我市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支持体系,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发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的关键因素。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诚信*”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多项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虽然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但仍存在制约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诸多缺陷,突出表现在:信用环境建设尚不完善,逃废金融债务行为还时有发生;经济基础薄弱,在生产领域难以形成有效信贷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等。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辖内金融生态系统的非良性循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金融生态环境不佳,金融对经济的有效投入不足,没有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不改变这一现状,就无法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将会越拉越大。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来讲显得更为迫切。全市上下都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改善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共同为不断完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二、改善我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实际,动员全市一切力量,逐步消除金融生态体系中不和谐因素,渐次达到金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将改善辖内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加强领导、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积极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各项工作的不断进展。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人民银行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测分析,认真做好风险预警,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在积极实施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大力推进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减少风险隐患。同时,由政府组织,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和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成立区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领导机构,采取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措施,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突发金融事件应急预案、重大事项通报、金融稳定评估等制度,确保辖内金融安全,促进金融业稳健运行。

5.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运作一是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立足工业兴市,严格遵循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充分利用地方比较优势,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辖区产业结构,积极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拓宽区域经济发展渠道。要大力发展我市的特色产业,如精细化工业、纺织业、机械加工业、旅游业等,要把这些特色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市的支柱产业,带动*市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创造良好的产业支撑。二是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明晰产权结构、完善治理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资本约束,提高企业在银行信用评级中的等级。研究制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消除体制性障碍,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于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重组,在市场管理和执法、司法、税收、土地等方面实现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加强企融债权管理的通知》和河南省政府有关政策要求,遏制不规范改制企业悬空、逃废银行业债务的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非公经济实体要以恪守信用为根本,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依法加大信息披露,用长远目光,不断加强经营管理,谋求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工作,加强经济主观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及时收集、整理两项政策信息,努力实现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有机结合。以银企洽谈会等形式,积极组织金融产品和产业项目的相互推介,促进经济金融互动。人民银行在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加强窗口指导,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的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有效信贷投入。

6.营造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舆论氛围。各舆论媒体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公众切实增强信用意识和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导向作用,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