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移民精准扶贫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兴修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在这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移民,单三峡工程就产生百万移民。由于离开了原有的生计环境,这些水利工程移民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移民容易因生计资本的缺失而陷入贫困。目前,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年贫困攻坚和精准扶贫时期,对于这些移民,国务院也提出了到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从实践上看,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大型水利工程移民的贫困帮扶将得到大力的发展,但从理论上看,对这些移民的精准扶贫,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归纳和提炼。从精准扶贫的目标上看,生计能力的可持续是进行精准帮扶的实质所在;从精准扶贫的活动空间上看,移民社区是进行精准帮扶的具体场域。可以说,大型水利工程移民的精准扶贫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维的帮扶行为,它涉及到多维空间重构中的移民生计能力的再造。因此,需要从社区空间、生计能力与精准扶贫关联的视角,对大型水利工程移民的精准扶贫展开研究。本文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精准扶贫的概念与内涵
精准扶贫是2013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新思路。学术界随之对此进行了研究。就如何精确理解精准扶贫,有学者认为,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提出的,它是在具体的贫困环境、贫困状况下,使用严格而科学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汪三贵等,2015)。[1]有学者指出精准扶贫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贫困人口的识别和贫困资金与项目的瞄准(黄承伟等,2015)。[2]更进一步的,有学者将精准扶贫的关键集中在“精准”上,认为其就是指:扶贫对象、扶贫措施与效果两个方面的精准(许佳等,2015)。[3]从瞄准视角切入,吴雄周等(2015)认为精准扶贫是一个从单维瞄准向多维瞄准的嬗变。[4]但不管哪种理解,识别和帮扶内容都是关键内涵所在。
三、精准扶贫、社区空间和生计能力的关联分析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五、大型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与社区空间的关联分析
国内关于大型水利工程移民的生计能力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移民土地补偿、安置和培训等方面,以张绍山、施国庆、梁福庆、张华山、杨云彦、钟水映、陈绍军、孙中艮、史俊宏等人的研究为代表。在这些研究中,指出了水利工程移民贫困与生计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分析了土地补偿制度、居住规划等因素对该群体的影响,指出了对该群体进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培养的重要性,就业、职业培训、信息资源、社会交往与支持等被看作是提高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的主要方式(陈绍军等,2016)。[22]基于此学者指出,作为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源传导载体的社会网络(社区网络与其他人际关系网络)及其变迁对移民生计能力的维护与提高有重要影响作用。同时,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表明,非正式社会网络为水利工程移民提供了生计能力发展的保障(黄健,2012)。[23]进一步的,从培养水利工程移民生计能力的视角,也有学者提出了“能力再造”的观点,认为这是移民实现其自我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能力再造的模型(杨云彦,2008)。[24]此外,文化与社区认同对移民生计能力也造成影响(赵文娟,2011)。[25]六、关联思路与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的角度看,精准扶贫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名词,其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而这个内涵来自于对贫困者生计的理解,即精准扶贫不但要扶持并脱离现在的贫,还要能够达到以后都不返贫的生计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对于大型水库移民来说,精准扶贫也可以转换为精准的生计能力再造,正是在这个生计的再构建过程中,才能理解和研究如何在复杂的生计环境转换后的情境下有效地展开移民的生计帮扶。当然这一生计能力发展的过程是嵌入在移民的社会网络之中的,从更精确的层次看,这一过程是内嵌在移民社区空间之中的。在这一空间中,经济、社会网、组织、文化及制度等因素一起发生作用,它们不但一起形成了各自社区独特的空间结构,各自也形成了独特的子空间及结构。要看到这些因素是交织在一起发生作用的,在这些因素构成的作用机制中,水库移民通过适应性的活动(家庭和个人),不断提高其生计能力,在contemporaryeconomicsno.1,jan.2018这一过程中不但水库移民的生计被重构,经济、社会网、组织、文化和制度等因素也被不断的重构。将生计能力再造与精准扶贫关联起来的思路,实际上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首先从横向看,对于各个不同的贫困群体,是否都可以使用一种普遍的生计理论视角去进行研究;其次从纵向看,社区空间是否可以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精准扶贫之中。
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思路其实从学术的层面上不但可以更好地推进水库移民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还能将此理论分析框架作为其他类型移民生计发展的一个普遍性的研究视角。这一视角也突破了自愿移民与非自愿移民之间的界限,即使在去移民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带有一定隐含身份的群体进行研究。这一思路是适应我国当前大力发展扶贫搬迁移民和生态移民研究需要的。从精准扶贫、生计能力和社区空间三者之间的关联研究来看,这三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说明本文所提出的这一从空间和生计能力在理论上推进精准扶贫研究的思路是可行的,也是顺应需要的。但目前国内关于贫困者的精准扶贫研究中,较少将这三者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基于空间的多维度的生计能力帮扶的研究。因此,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推进。一是在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能力再造的关系中,推进正式社会网络的影响与机制,以及正式与非正式社会网络的融合机制的探讨。目前在水库移民的研究中,社会网络因素基本上被等同于非正式社会网络,而在社区脆弱性的研究中,正式社会网络得到了重视,从具有代表性的三峡库区水库移民安置区实际来看,正式组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关注和研究。二是建立基于社区空间的水库移民的精准扶贫体系。扶贫工作具有多维度的面向,在精准帮扶中,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因素,还需要考虑正式与非正式社会网络、文化、制度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实际上在移民的社会空间中,在社区融合与个体与家庭生计能力再构建中,交叉发生作用,因此需要精细化地梳理出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