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实施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1衡阳市实施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

衡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衡山之南。土地面积1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20%,丘陵占27%,岗地占27%,平原占21%,水面面积占4%。总人口800.2万,其中农业人口560万,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辖12个县(市、区),147个乡镇、2280个村。而祁东县属省级贫困县,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耒阳市、常宁市、雁峰区、珠晖区、蒸湘区、石鼓区及南岳区都属于面上的扶贫县(市、区)。截至2014年底,湖南省扶贫办核定祁东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5923万人,贫困村104个(并村前),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分别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1.3%和村总数的10.7%。2015年底,衡阳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44.4091万人。截至2015年底,我市贫困人口减少了25.6万人,51个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3%下降到5.9%。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认真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扶贫工作作为首要政治责任、结合区域特点和农业特色,大力扶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培训、民政兜底扶贫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1.1全面摸底,细致甄别,夯实了精准扶贫的基础

精准识贫是精准扶贫、脱贫的基础和前提。2015年,衡阳市政府对全市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回头看”,再次全面摸底,澄清了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底子,清出“四类对象”19364户,共计64617人。同时,围绕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作,我市与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扶贫办等开展对全市农村低保家庭的重新认定工作,精准识贫,做到“应保尽保,决不漏保”。据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我市重新认定农村低保家庭8.36户,共计17.2万人,其中兜底脱贫对象0.95户,共计2.56万人,农村低保保障率由原来的4.6%下降至3%。

1.2开展调研,明晰类别,找准了精准扶贫的对象

为更好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我市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会和实地走访,及时掌握了不同县(市、区)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将扶贫人口大致进行了划分。具体分为:发展产业脱贫类、安居建设脱贫类、发展教育脱贫类、金融支持脱贫类、帮助创业就业脱贫类、社会保障兜底类、基础设施建设脱贫类、流通服务脱贫类和强化党建脱贫类等。然后,因势利导,针对不同扶贫类型,实施分类扶贫。其一,对于发展产业脱贫类的,实施产业扶贫。立足贫困户持续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和小宗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业。如常宁塔山瑶族乡发展茶业,近两年新辟茶园8000亩,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120人,人均增收1000余元。其二,对于发展教育脱贫类的,实施教育扶贫。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助学、九年义务教育助学、贫困村庄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雨露计划”培训项目,特别对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两后生”,鼓励到中职、高职学校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按2400–3200元每生每年标准给予助学补助。其三,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脱贫类的,实施项目扶贫。针对基础设施较差的“贫困集中区”配套推进项目扶贫。2015年祁东县争取省扶贫办支持,投入2533万元,落实生产发展项目108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6个,实施贫困农户危房改造197户。其四,对于亟需金融支持脱贫类的,实施金融扶贫。启动了农信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1-5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贷款。对获得产业扶贫贷款的贫困户,县级财政同时按1200-1500元/人的标准给予贴息。

1.3调动资源,结对帮扶,实现了精准扶贫全覆盖

积极整合政治经济社会各方资源,夯实扶贫开发的组织保证社会保障,创新推进全员全面扶贫。我市出台了《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扶贫政策性文件,举全市之力扶贫攻坚。全市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扶贫开发工作制度,实施了精准帮扶全覆盖。对395个贫困村,省、市、县三级派出395个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队队长兼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推行驻村帮扶全覆盖。同时,安排全市171个正处级以上单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驻-220-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8卷第08期(总第412期)衡军队和武警部队、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医院学校、群团组织、国有企业等,到171个贫困人口相对集中村开展全覆盖联村帮扶。最后,组织领导干部带头与联点村的贫困户“结穷亲”,机关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结对,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

2衡阳市实施精准扶贫的难点所在

2.1扶贫思想存在偏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也充分认识到精准扶贫工作对我市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县(市、区)一些领导干部对精准扶贫工作认识不够,存在思想偏差。有些简单地认为:“扶贫工作就是直接‘输血’,只要自己多带点钱下去,帮助他们修修路,改善一些基础设施,改善一下生活状况就行了。”有些认为:“当地发展还是得抓经济、引项目,扶贫工作过得去就行。”甚至还有些基层干部认为:“扶贫工作是省、市领导的事,他们的工作组会想方设法地为贫困户找路子,想办法。我们基层干部能力有限,配合一下就行。”其实,第一种思想偏差在于虽主动作为,但并没有从致贫的根源上找准原因,这种思想最易导致一些贫困户参与脱贫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等、靠、要的惰性,导致“造血”功能严重不足。第二种和第三种思想偏差在于对扶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和责任心不强的消极作为,这两种思想往往让扶贫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难见实效。

2.2集体经济发展匮乏

通过调研发现,衡阳市不少的县(市)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极其匮乏。比如:祁东县、常宁市、衡山县等。众所周知,一旦一个村的集体经济下滑,甚至匮乏,那么当地村民就会缺乏稳定的可持续收入来源。造成集体经济如此匮乏的原因在于:一是客观而言,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通讯不畅,道路不通,有些地方还自然灾害频发。比如:作为衡阳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常宁塔山瑶族乡,素有衡阳市的“西南边陲山区”之称。比如:祁东县四明山公园管理处至今未通光纤网络,手机信号处于盲区,通往政府的盘山公路经常塌方,险象环生。所以,对于这些县(市)的偏远的贫困村引入企业,发展项目,振兴经济,谈何容易。另一方面就主观而言,一些县(市)的贫困村委即村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发展思路不清,带富能力不强,不善于挖掘和结合本地的发展优势,开拓市场,找寻路径,激发集体经济活力,带领当地老百姓致富奔小康。更多的是守住一亩三分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安稳度日,不思进取。

2.3扶贫资金整合不足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精准扶贫智库课题组.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的难点与对策——基于中央党校第5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问卷调查的思考[n].学习时报,2016.12.15.

[2]刘解龙.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