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包村联户”扶贫模式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阐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扶贫政策不断调整,已经从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性宏观扶贫开发转变为微观扶贫开发,这一转变的实质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它也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顺利完成脱贫任务的指导思想。
(一)精准扶贫理念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精准扶贫理念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5年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很大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仍然贫穷,我国农村现在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这也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精准扶贫理念的现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是展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中国在国际上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在205年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就是把农村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精准扶贫就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二)精准扶贫理念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5年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总结各地实践和探索,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3]精准扶贫理念有着严谨的内在逻辑,67通过精准的对象统计,然后进行分类指导,精准安排项目、资金,精准派人到村、措施到户,最后精准脱贫。其内在逻辑就是,“扶持谁”,“谁来扶持”,“怎么扶”。.“扶持谁”的问题。其实质就是精准扶贫实施的对象是谁,只有把这个搞清楚了,才能精准安排项目、资金,精准派人到村、措施到户。精准扶贫理念要求,扶贫必须先识贫,通过建档立卡,摸清具体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贫困原因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
2.“谁来扶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5年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4]因此,应当逐步建立完善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形成以国家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总负责、市县抓落实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国家通过制定脱贫任务、目标、宏观政策、大政方针,统筹和协调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局性重大问题,负责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手段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脱贫工作成效。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辖区内的扶贫工作负总责,按照国家制定的目标、方针、政策措施向市(县)传达,并负责检查考核市(县)的脱贫工作成效。县级党委政府是精准扶贫实施的主要承担者,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他们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数、贫困状况、贫困原因,进行精准安排项目、资金,精准派人到村、措施到户,最后精准脱贫。
3.“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5年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5]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必须要完成7000多万人口的脱贫任务,通过产业扶持,依靠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可以解决一部分人脱贫;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转移就业,解决一部分人脱贫;对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进行易地搬迁,可以解决一部分人脱贫;对生存条件差,需要修复生态的地区采取生态补偿,可以脱贫一部分人口;剩下的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二、内生变革:精准扶贫理念下潍坊市“包村联户”扶贫模式的治理转型
(一)近年来潍坊市“包村联户”扶贫模式
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经过6年多持续“包村联户”扶贫开发,潍坊市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实现较大改变。从20年开展第一批“包千村、联万户、促和谐、谋发展”(简称“包村联户”)扶贫以来,潍坊市先后组织2700多个部门参与,4万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寻找脱贫致富路子,所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较大改观。据统计,潍坊市自20年开展“包村联户”扶贫以来,农村贫困人口减少30.5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万人;贫困发生率比20年下降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88个百分点。截至205年底,全市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039户、6657人。随着潍坊市“包村联户”扶贫模式的推进,在扶贫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包村联户”扶贫模式体制机制不健全。在年初“包村联户”制定工作的目标、组织管理、帮扶职责、考核管理上不够精准。在具体政策措施上,帮扶方式与贫困需求衔接对接的有效性不强。
2.“包村联户”扶贫模式下帮扶人员基本没有农技人员,导致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技术、信息等要素不能及时反馈到贫困户,难以推动产业发展。
3.“包村联户”扶贫模式养成了部分困难群众的“等、靠”思想,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创新生产生活方式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4.“包村联户”扶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帮扶资源的流入,单纯依靠帮扶单位的帮扶资源,帮扶资源形不成合力。
5.包村工作组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短、小、快”项目是多数帮扶单位的首选,致力于可68持续发展的项目少,以至于贫困村陷入了包村组来了有变化,包村组走了又恢复到老样子的不良循环中。
(二)精准扶贫理念下潍坊市“包村联户”扶贫模式的构建要素
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赋予了潍坊市“包村联户”扶贫模式新的内容,在扶贫工作目标、组织实施、帮扶职责、组织管理、考核办法上更为精准。.精准帮扶目标。“包村联户”扶贫模式的目标制定上也要精准,只有精准的扶贫目标,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制定精准的帮扶目标,精准到户、到人,一户一个目标,一户一个计划,不落一人,这样的目标有利于最终完成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精准帮扶村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因缺乏劳动技能,包村工作组帮扶他们参加技能培训,并及时联系协调并落实就业岗位。
2.精准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要求潍坊市在“包村联户”扶贫模式的组织实施上,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包靠帮扶到户、到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帮扶上,选派至2名干部驻村,驻村干部要经验丰富、能力强、威信高。包村工作组成员所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每人至少联系帮扶个贫困户,针对具体贫困户作出帮扶承诺,实行“项目化”管理,保证帮扶事项件件落到实处。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日常上班时间,对包村干部实行定任务目标,建立双向动态选择制度,现场观摩评议制度、驻村全程记实制度,地方政府领导小组经常组织人员到村巡回督导,总结经验,发现解决问题。
3.精准帮扶职责。帮扶职责的精准有利于贫困人口脱贫,针对具体的贫困人口,包村工作组在年初制定年度帮扶承诺事项时,签订承诺书,明确承诺事项责任人、保障措施、完成时限。精准的帮扶职责的制定应通过报纸、电视或网络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针对具体的贫困人口,帮扶职责的制定应坚持一户一策,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等产业,推行“支部+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贫困户”、“能人+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增加收入。
4.精准组织管理。精准扶贫理念下的“包村联户”扶贫模式在组织管理上要求更为精准,主要体现:地方政府成立包村联户领导小组,领导整个包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包村工作的日常调度和指导协调。具体部门的驻村工作组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具体包村的工作组组长为“直接责任人”,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协调配合,了解帮扶贫困户具体情况,听取意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5.精准考核办法。精准的考核办法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制度保障,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对包村干部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健全驻村考勤制度,细化包村干部驻村时间,请假审批程序。建立工作交流制度,定期向上级工作组汇报帮扶工作进度及下步任务,实行工作周志和月报告、季通报制度。包村工作组制定帮扶工作计划,明确帮扶事项、工作措施、目标要求和进度安排,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等形式作出公开承诺。强化考核激励,考核内容更为精准,包括日常考核、实绩考核、镇街党委评价、贫困户测评,考核结果作为正常晋升的依据。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参考文献:
[1]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30).
[2][3][4][5]习近平.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中央政治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