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的调研(1)

关于@@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的

[内容提要]下山异地脱贫工作是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我县欠发达地区实际,全面贯彻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作会议精神,阐述了我县下山脱贫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对策。指出在工作形势上要把握四大机遇,在软环境上要出台三级政策保障,在硬件建设上要抓好三种形式开展,在配套工作上要坚持三方面工作并举。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的基本现状;第二部分,我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我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对策与措施。

由于受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具体情况的约束,我县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确出现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现象,这些地方大部分呈现为“三少四缺”(少水、少电、少路,缺能源、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状态,就地脱贫制约因素多,难度较大。只有把握机遇,立足实际,充分利用我县欠发达地区优惠政策,大力实施下山异地脱贫战略,才能实现这些地区的农民稳步脱贫。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状况,笔者对2000年全省百乡扶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的全县下山异地脱贫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全县25个欠发达乡镇2003—2007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作规划展开了调查研究,以期为我县下一步实施下山异地脱贫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一、我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县36个乡镇中列入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乡镇有25个,其中省财政重点扶持的有12个。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下山脱贫点建设,全县共建成下山异地脱贫点68多个,占地40多万平方米,安置下山农民1.2万户、4.3万人,下山脱贫工作的有效开展的同时,全县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也取得明显改观,突出表现在两增两减。两增:一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明显增长。几年来全县新增特色基地300多个,规模面积达到95000多亩,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9.8亿元,比1999年68.9亿元增长59.4%。二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2003年12个省级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达1973元,比1999年1364元增加609元,年增幅达11.1%。两减:一是贫困村数量明显减少。1999年全县贫困村总数达375个,到2003年全县人均收入1500以下的贫困村减少到15个,共减少了360个。二是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全县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贫困人口从1999年末的17万人减少到2003年的2.6万人,减少了85%。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虽然,欠发达乡镇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贫困现状依然严峻,根据2003年浙江省统计局“欠发达县(市、区)乡镇贫困状况及扶贫成效统计监测”表明:到2003年底,全县36个乡镇中人均收入低于省相对贫困标准1500元的贫困户共33425户、115387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占全县总人数的9.4%;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共有9352户、26685人,占全县总人数的2.2%。其中25个欠发达乡镇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共有25761户、93055人,占25个乡镇总人数的22%,12个省财政重点扶持的欠发达乡镇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共有10238户、37867人,占12个乡镇总人数的27%,呈现出贫困面大,分布相对集中,贫困人口绝对收入低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户、万人、元、

主要

指标

地区

状况

总人口

(万人)

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贫困人口

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贫困人口

人均收入

户数

人数

占该区域人口百分比

户数

人数

占该区域人口百分比

数值

比上年增长百分比

全县总体

状况

123.2

3.3

11.5

9.4

0.94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做好三方面配套工作,促进下山异地脱贫工作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下山异地脱贫工作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抓好这项战略工程,要同时做好一系列配套工作。一是坚持产业扶贫与基础扶贫并举,促进下山异地脱贫工作可持续发展。在保证农民下的来的同时,要保证农民富的起。当前要以我县一批重点企业为龙头,构建“特色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基地+贫困农户”的产业扶贫基本框架,通过这种模式和利益机制,把贫困纳入产业一体化的链条中,克服贫困户资金少,技术缺,信息不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困难,使贫困户不仅在种养环节能增加收入,而且在加工环节也能获得相应利益。当前要抓紧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灵江山海协作区的建设,在税收、工商等政策上降低门槛,鼓励欠发达县和欠发达乡镇引进企业入区,企业上缴税收仍划归引进企业的欠发达乡镇。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要内容,以项目合作为主要形式,进一步推动发达地区部分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部分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同时,还要加大对下山异地脱贫点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坚持产业扶贫与基础扶贫并举,努力加强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条件。二是坚持自力更生与结对扶贫并举,巩固下山脱贫成果。要加强对下山异地脱贫户思想教育,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教育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消除他们等、靠、要的思想。同时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农村脱贫致富创造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效的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下一步要以省农民培训基地——@@县农民培训中心为依托,加强与县职技校等劳动培训部门联系,专门对贫困山区初中学生开展劳动职业技术培训,要重点加强民爆作业劳务、印刷劳务、塑编行业劳务、家政服务劳务培训,提高他们劳技水平和就业能力。加强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和乡镇劳务输出咨询服务站建设,畅通劳务信息渠道,健全全县劳务输出信息网络,为欠发达乡镇的劳务输出提供信息服务和外出指导。同时要加强与温州、乐清、瑞安等市县的就业与劳务信息交流,组织这些地区的企业到我县欠发达地区招收民工。要全方位地展开领导驻点帮扶责任制和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结对帮扶责任制,做到下山群众不脱贫,干部不出户,目标达不到,单位不脱钩,巩固现有的下山脱贫成果。三是坚持扶贫与减负并举,增强下山异地脱贫户的再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下山脱贫工作的投入,县财政每年从扶贫资金中切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下山移民点的水电路等建设和特困农户的下山补助。要把下山农户的减负工作摆上日程,从明年开始,我省将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收取,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民零负担,各欠发达乡镇要高度重视下山农民的减负工作,要停止一切需要贫困户出钱、出工、出物的集资活动,取消所有的违规项目,通过减负调动贫困户生产的积极性,通过减负来保存和发展下山脱贫户的生产力。对要求下山的群众,要在入城门槛、就业安置、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尽可能使他们搬得下、留得住。对下山移民新区的建设,要在用地指标、资金补助特别是各级财政支持方面,要给予更大的倾斜,尽可能降低下山移民的安居成本。对已经下山的群众,要在管理服务上给予适当的照顾,尽可能降低他们的负担费用。

总之,农民下山异地脱贫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县所处的宏观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我县的下山异地脱贫工作必将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还必须继续从领导重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进行多方努力,不断拓展新时期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的新思路。

本文共4页:第[1][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