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煤矿心得

—参观王村煤矿心得

澄合矿业公司王村煤矿曾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煤矿”、“全煤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全国煤矿工业双十佳煤矿”、“全国安全高效煤矿”等国家级荣誉,2010年底,员工人均工资收入8万余元,创下了安全生产1600余天的好成绩。

这是一分成绩优异的答卷,这是一个让人精神振奋的创举,这更是一个让我们期待许久的愿望。

带着一份好奇,怀着一种期许,抱着一颗取得真经的渴望心情,我们韩城矿务局一班人马奔赴澄合矿业公司王村煤矿参观学习。

在王村煤矿,通过该矿有关负责人对企业基本情况的介绍和观看专题片,我们对王村煤矿众人文化、安全文化、创新行动成果,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五字十六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随后在井上井下进行了全面参观学习。

走在环境优美的职工家属生活区的中心大道,路两旁修剪整齐的翠柳摇曳着身姿,像是迎接我们这些造访的来客;一幢幢米黄色的职工住宅楼下,停放着各式各样的小轿车,在向我们表明这里人们的富有;中心花园百花争艳,绿浪滚滚,传达出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花园外侧花岗岩铺成的大广场,安放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正在休闲娱乐的职工及家人向我们投来友好的微笑,让我们也不由还以微笑和问候。更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偌大的住宅地竟然一尘不染,很难发现一张碎纸和烟蒂„„置身于此,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煤矿企业的生活区,而是在信步闲逛花园一般。

在宾馆一样的更衣室里,我们换上工作人员早就洗净、烘干、叠好的工作服,按秩序领取矿灯和自救器,穿过明亮洁净的安全文化长廊,等乘罐笼的职工们自觉的排着队,有条不紊的上下罐笼。乘罐笼下达300多米深的井底,换乘人车穿过数公里巷道,沿煤层走向步行几千米,就来到了各个采掘工作面。在每个转乘点都是瓷砖贴面,灯火通明,有专人值守。每过一段距离,巷道旁就有职工临时休息的小屋,里面摆放有连椅、凳子等简单用品。

井下运输大巷异常干净,几乎没有煤渣和垃圾,两旁管道、线路、锚杆、支架等排列得一丝不苟。在井下材料库灯火通明,各种工具、材料在材料柜上摆放得整整齐齐,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即将工人想要的材料递到手上。

在综采工作面,仅有3人操作,煤尘很少。厚达4米多的煤层被一次性割净,煤块落入溜子然后上皮带,被源源不断的送往地面。

“地面像花园,井下像工厂。”这就是王村煤矿对我的直观印象。通过参观学习,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王村煤矿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除了该矿对现代化技术的大量投资和推行精细化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对职工素质教育常抓不懈,职工都有良好的生活和安全生产习惯,使整个煤矿具有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王村企业文化,从而保证了上传下达,各项制度和措施得以有效执行,最终达到安全生产,职工共同富裕的目的。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往往存在着制度和执行的脱节问题。究其原因,不是我们的制度不严格,管理不精细,很多时候是我们广大职工对所定制度的认识不深刻,在安全生产意识上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制度是约束他们行为的枷锁,而看不到制度是维护他们的生命安全,是保证他们幸福生活的安全之墙。

针对这种情况,我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育职工,培养成职工良好的生活和生产习惯:

1、以岗位规范集中教育规范职工日常行为习惯。以“建立一项制度,形成一种规范,养成一种习惯”的思路入手,建立《职工基本行为规范考核细则》等制度,引导职工文明用语规范、衣着穿戴规范、班前会程序规范和行为举止规范。

2、以准军事化管理强势规范班前会及列队升入井行为习惯。按照《准军事化管理制度》规范班前会程序和列队升入井行为习惯。制定了五个必须:一是班前会必须正点点名,严禁迟到、抽烟、吃早点、接打手机,违者干部罚100分,工人罚50分;二是班前会召开必须体现军人风采,唱歌全体起立,主席台干部与工人互敬军礼。不到位罚主持人每次100分。三是必须以军姿要求职工的站、立、行;四是要求必须文明用语,杜绝粗鲁玩笑或行为;五是必须把重点放在抓井下规范作业上,杜绝违章

3、坚持“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养成作业前检查习惯。采取地面班前演练培训和井下现场实际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职工进行强化培训。实行了“四不准”即:不掌握“手指口述”操作要领不准入井;不进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不准开工;不填写“手指口述”责任人记录不准分产;对查出的问题没处理不准生产。

4、加强“岗位描述”应知应会,形成规范操作习惯。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书记、区长是全区推行“岗位描述”的第一责任人、技术员是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副区长是普及执行的第一责任人、班长是班组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任务层层分解,把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干部牢记不搞‘岗位描述’是失职,工人不搞‘岗位描述’是违章”的理念。

5、坚持安全理念宣贯,引导思维习惯。编写了《安全理念宣灌教材》,坚持每日“六个一”管理方法,即“每日唱一歌、每日宣贯一条理念、每日写一题、每日集体排队升入井、每日‘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每日开一次收班会检查回顾工作。”对每天宣灌的理念,写在黑板上,讲解在班前会上,记在职工心上,落实在现场工作上。

6、实行多渠道全方位班组管理法,形成安全作业态势。我们组织广大职工学习了全国优秀班组长白国周的事迹,组织职工学习了白国周同志“六个三”:即“三勤”、“三细”、“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谈”、“三提高”的工作方法。与此同时,我们引进“7s”(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班组管理和已有的“五型”班组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以“安全、稳步、合理、高效”为指导思想,在班组中营造全员安全操作的氛围。

同时,认真搞好职工小家建设工作,积极走访职工,及时解决职工生活难题,为职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提高区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整个区队的和谐。

王村煤矿美好的今天,就是我们不久的未来。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以企业利益为重,同心同德,这一天一定会很快到来。

第二篇:王村煤矿学习心得体会王村煤矿学习体会

走进王村煤矿,突然使我感觉错乱。这是军营。这是校园。还是公园。内心深处无限的感叹:“管理无止境啊。”

一、人性化管理铸造团队精神的光辉

王村煤矿把对人的管理真正提升到了人性化管理。矿上定期召开答谢会答谢全体员工,把各位员工家属全部邀请到,并发放礼金。这种细腻的人性化管理,可以说全国煤矿少见。而且生产队、班组凡是有违章人员,也把违章人员家属子女请到矿上现身说法,并宴请家属,以茶话会的形式说安全,更深层次的诠释了“安全第

一、珍爱生命、安全就是幸福”的深刻含义。统一服装,携领带上下班这种做法在别的行业也许不足为奇,但在一个地方上,特别是以煤为业的企业里,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形象化管理的典范。还有很多很多的好做法,我不一一列举。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管理办法,却说明了“为了人”而去做一切更细的管理。也让“一切人”为矿上的振兴和发展去做很多心甘情愿的事情。而且因为矿上“看得起”员工,无微不至的关心员工,一股强大的团队精神被王村这种“为了人”的精细管理而紧紧凝聚。

反思。可是我们的企业怎么做的呢。

一味的追求生产任务的完成,经济效益的提高。把职工当机器、当苦力去对待,一切都采用强制性管理,死板化管理。只让职工工作、工作、再工作,动辄罚款,怒辄辞退。不是以“为了人”为核心,去关心职工内心深处的感情,去为职工改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而着想,这种团队精神从何谈起。

二、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基准

我很佩服矿上超“国标”的大胆管理理念,其实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从矿区内部说起,每棵树上标识清醒,责任明确,每个办公室、每件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划一,有标识,有内容,有要求。不管是一楼一室还是从一草一木,他们都是按照一套严格的标准去管理,我想,这也是超“国标”的管理内容之

一。

往井口走,安全质量标准化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各种规章制度悬挂有序,清晰可见。各式宣传口号,安全标语内容丰富生动。上下班的职工,精神抖擞打着小旗,列队从你身边走过,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半点的疲倦。“罐座已打开,罐笼落稳,可以入罐”,把钩工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手指口述”操作法熟练使用于工作之中。

井下:管线吊挂平直,上面一尘不染,物料码放整齐,工具摆放一目了然。这里不像井下施工现场,倒像一个制造高科技仪器的车间。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一是责任范围明确,从多少米到多少米谁负责明确到人。二是标准清晰,谁负责的这一段标准是什么,达不到标准追究责任或罚款或不计工资

三是监管到位,相关部门不定时不定期的动态检查

每根道轨的连接处都有标识,显示着技术范畴及质量要求。枕木的间距大小控制在毫米之间,枕木的长短控制在毫米之间,一眼望去如高速公路般平整。管路、风筒编号挂牌,接头阀门处牌板说明谁安装、谁维修及联系电话。砖铺地平,要求严格,一平方米高低不准超出多少的平整度要求,也有标准标识。巷道内无任何杂物,垃圾箱也是按距离摆放。甚至每个电缆钩上都有标识。工作面往后100m处七图一表悬挂整齐,各种安全设施配备齐全,防尘水幕更是设计新颖,炮眼布置严格按图表凿眼,每一根锚杆都有施工原始记录,谁打的锚杆,第几排,第几根,清清楚楚。凿岩机有专人维护保养,机身清洁如新,无尘无油污。

反思。我们对照王村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差距在哪里。

一、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意识淡薄,开展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无所谓,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势在必行的,是新的管理标准及模式代替老的不合时宜的工作管理模式最根本的基础

二、低要求,老习惯,坏毛病在各施工队中普遍存在。施工标准要求门

槛低,没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总认为这样干就很好了,工具使用完就地一搁,材料码放乱七八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习惯咋样就咋样,规范化管理无从谈起。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在一部分管理人员的头脑中还没有重视,不知道咋管,不知道从何做起,不学习掌握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标准

三、激励创新是发展的根本

创新在王村煤矿是一件很刺激人,同时也很令人心动的事,他们对创新的奖励机制很科学,同时也很新颖。奖励方面从大到小,分门别类,不同创新不同奖励。矿上还专门成立了创新及小改小革管理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委员会评比定级后,最高奖励可获得一辆小汽车及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他们还将小改小革及创新项目以人命名,让这些善于创新的员工既有很高的物质奖励,同时也享受着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带动了每位员工都去动脑筋搞创新。从矿上的创新统计数字看,近几年的小改小革及创新项目多达一百多项,矿上因此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反思。其实我们企业内的员工也很智慧,小改小革到处可见,可是我们却忽视了他们创新成果。没有像王村煤矿那样对此项工作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奖励办法,从而造成了改革白改革,创新白创新,这不能说不是企业宝贵资源的流失。

总之,在王村煤矿学习的短短几个小时时间里,深深的感觉到王村煤矿的一切管理都是细致有道,一切制度的落实都是严肃认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王村煤矿的管理是科学的、人性的、创新的。也许此行将会对我的工作有很深远的影响。

陕煤澄合王村煤矿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坚持把职工生活放在心上,不仅为矿上的每一位职工过生日,还在饮食上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位于王村煤矿职工餐厅后面的田地,新建的“开心农场”以小菜园带动大服务,让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初到王村煤矿职工“开心农场”时,不由得被映入眼帘的各色品种齐全的蔬菜小园、干净整齐的鱼塘、清雅和别具风格休憩亭台、新鲜的瓜果园所吸引,让人目不暇接、倍感惬意,一种家的温暖顿时油然而生。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眼前这一大片,品种齐全的菜园子。茄子、辣子、黄瓜、豆角、西红柿、油麦菜、生菜等14种天然无公害时令蔬菜在雨露阳光的滋润下充满了生机,一派丰收的景象,生怕慢了自己的脚步,空了职工菜盘子。

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王村煤矿是原澄合矿务局王村煤矿破产重组后,于二00六年元月一日创立的、隶属于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下设12个职能科室和17个基层区队,现有职工2112人。

矿井于1988年12月24日投产,矿区占地面积999.4亩,矿井井田面积27.3552平方公里,储量10357.3万t,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服务年限69年。矿区地势平坦,水、电、路三通,交通方便,北靠黑澄公路与澄合两县相接,东邻108国道、西(安)——太(原)铁路,

3.04公里的铁路煤专线与西太线合阳站接轨。特有的地理位置对促进矿区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理工作,把王村矿的先进经验融入到质检部实际工作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评估工作,加大隐患治理力度,,使安全生产实实在在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消除安全死角,搞好安全管理,为质检部全体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质检部的每一位员工在王村矿先进经验的学习下,能够对出现的任何事情做到辨别风险因素,并对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在王村矿管理经验的学习过程中,质检部的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在不断的提高,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以最优化、最到位、最贴近的模式方法来管理质检部,使管理人性化、和谐化。目前质检部的各项工作正在按照严格的管理制度稳步前行,质检部的工作将会以王村矿管理经验为楷模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质检部20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