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帮扶中心为载体认真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以帮扶中心为载体认真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xx市总工会按照省市总工会的要求,遵循“依法维权,真诚服务,扶危解困,奉献爱心”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构建“和谐xx”为目标,立足我市实际,以建设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狠抓机制建设,着力整合运作,实现了帮扶工作的经常化、社会化、规范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三个到位”,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铺路搭桥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了使市委、市政府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首先我们坚持调查研究,源头参与,主动向有关领导汇报职工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困难职工状况,为市委、市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详实依据。其次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帮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每季度召开一次常委会议,专题听取帮扶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全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形成以帮扶中心为载体,党政重视、合力推进大扶贫的工作格局。

二是基础设施到位。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立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对市、县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建设。注重改善办公环境,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配备电脑、触摸屏、数码照相机等硬件设备,及时掌握下岗特困职工的实际情况,并将这些基本情况全部存入数据库中,实行规范的微机化管理,做到了随时更新、随时调阅。同时,加大对帮扶中心的资金投入,在财政状况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列支xx万元作为中心的救助资金。

三是舆论宣传到位。我们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帮扶中心的职能、内设机构以及工作运行情况,广泛营造向困难职工献爱心的舆论氛围,凝聚社会各界关爱困难职工的情感,使帮助困难职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善举,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从而推动帮扶工作的长效开展,促进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帮扶中心良好氛围的形成。

二、打造“三个平台”,拓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覆盖面

一是打造工会生活救助平台

全天候服务,做困难职工救助的及时雨。我们坚持“扶危济困、救急济难、拾遗补缺、雪中送炭”的方针,对困难职工一月一次生活救助。对特困职工进行随时救助,实现了工会生活帮扶和送温暖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

节日送温暖活动。两节是各级党委政府关爱困难职工的特殊时期,市总积极协调,采取市、县分级负责的办法,市总负责市直企业的特困、困难职工救助,各县区总工会负责本辖区内特困、困难职工的救助。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了职工的心坎上。

真情助学活动。为了不让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贫困失学,我们积极开展了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活动。做出了”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特困职工子女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大学”的郑重承诺,使困难职工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

爱心救助优惠证。xx市总工会针对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就医难,生活难的实际问题,与市教育局、市卫生局联合发放爱心救助优惠证:一是对特困职工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进行优惠,缴费金额一律优惠50%;二是对特困职工家庭成员医疗费优惠,主要解决就医看病难的问题;三是对特困职工购买面粉、食用油实行补贴,以解决其基本的生活问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预警机制。帮扶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12351职工热线,直接接待全市每一位来求助的职工。全市工会系统建立了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和组织,通过基层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法律监督机构,及时掌握职工的生活、就业、劳动关系等动态。与县(区)及街道办事处工会建立承办联系制度,逐步形成了层层核实、层层复查、层层办理、层层落实的预警和预测体系,使帮扶中心逐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预警中心”。

2、分析机制。通过市委“社会调查”的调研结果,掌握了全市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实现了社区、街道办事处、工会三级建档。由中心实行数据库统一管理,能够及时对困难企业和求助的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和劳动关系矛盾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动态,及时做出处理,及时帮扶救助,为市总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依据。

3、联动机制。市总工会每月定期听取一次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随时帮助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于重要工作,都提交市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进行讨论。为增强下岗职工的就业技能,我们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发挥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两大优势,把帮扶工作与再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与社区和民政部门协商沟通,在生活救助中发现应保未保人员,并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