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架线修路助春耕
立春之后,春耕生产就要马上开始了,春节刚上班,青岛市科协派驻**镇后**村第一书记**,就和村民们忙着整修田间路,架设农田电路,全力为春耕备播生产助力。
2月4日一大早,记者来到**镇后**村,在村西一条坑洼不平的羊肠小路上,“第一书记”**正和几个村民撸起袖子,拿着铁锨为小路铺石子。此次,他争取了4万元资金,购买了30多车石子,对600多米坑洼不平的小路进行拓宽整修,为村民及早备耕备播提供方便。“这条道以前下雨以后,坑坑洼洼地一点没法走,春耕的时候,车进不来也出不去,现在李书记把这条道给修好以后,铺上石子,就方便多了。”**镇后**村村民孙永刚停下手中的活计,高兴地告诉记者。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从**年6月份派驻到**镇后**村任第一书记后,为了尽快熟悉村庄现状,**实地察看荒滩水淹地、水利设施、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情况,走访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村特困户,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与村“两委”班子座谈交流,理清帮扶思路,研究脱贫办法,制定帮扶计划,为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库区搬迁村庄人多地少,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首先从改善村干部办公条件、村庄面貌入手,先后争取资金30万元综合改造健身文化广场,硬化1200平方米广场,安装广场灯。配置体育器材,整修改造200平方米村两委办公场所,建设党员活动室,配备办公桌椅、家具、图书、投影仪,打印机和电脑等。为了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他又争取资金30万元,硬化村庄道路。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争取资金50多万元,配套2000米农业生产用电,投资16万元打20眼深水机井、投资8万元建设一个地下水净化站。联系**镇供电站为村庄新增两台变压器。使用**年40万扶贫款对村北的平塘进行整修改造,建造一个泵房,铺设1500米管线,改造升级村生产生活用水用电设施,项目的实施将村水利建设整体水平提升了一个新层次,真正惠及广大村民。
如今,新的一年刚刚开始,“第一书记”**已经对未来村庄发展有了新的规划:“今年,我打算重点办好四件实事:投资18万元,浆砌村北平塘;投资50万元,对村后的漫水桥危桥进行改造;投资2万元,为甜瓜、葡萄种植户配备100个电动喷雾器;成立后**村农业技术协会,帮助村民科技种粮和发展高效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