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贾治邦讲话
贾治邦局长在2011年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一、关于2010年森林防火工作简要回顾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全国上下克服极端天气增多和特大旱情带来的困难,千方百计,群策群力,森林火灾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7723起,受害森林面积4.58万公顷,人员伤亡108人,同比分别下降13%、1%和2%。
(一)预防工作全面有效,火灾次数明显减少。一是积极消除火灾隐患。部署开展了全国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国家森防指全年共派出40个工作组,对各地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全方位、不间断、反复地检查,严格落实“四不放过”措施。河北省组织开展了“五清大会战”,福建省对森林火灾多发市县进行了专项整治,火灾隐患明显减少。二是切实加强火源管理。将高火险地区火源管理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出台了“七严规定”,青海加强了森林草原火灾联防,北京、湖北从严审批野外用火,严格管理林区火源使用。各级森林公安部门加大了火灾案件和违章用火查处力度,全年共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7万多人次。三是及时做好预警监测。国家林业局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加强监测预报合作,开通了数字专线专门接收气象基础数据,提升了火险预测密度和精度。全年共制作森林火险预测预报信息650多期,发布高森林火险预警信号29次,监测热点1.25万个,做到了信息早掌握、防控早安排。
(二)扑救工作及时有力,火灾损失有效降低。国家森防指及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始终把森林火灾扑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及时了解森林火情,发布火灾信息,协调指导火灾扑救,绝大多数森林火灾均实现当日发生、当日处置、当日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资源损失和人员伤亡。先后成功扑灭了云南石林“2.7”、四川雅江“2.13”等重大森林火灾,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大兴安岭“6.26”雷击火发生后,国家森防指和当地政府立即启动预案,经过3.4万人7昼夜的连续奋战,火灾被全部扑灭,创造了极端天气条件下依靠人力战胜自然灾害的典范,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三)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防控水平大幅提升。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修订了《国家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制定了《应对重特大森林火灾直升机应急支援方案》、《武警森林部队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总体预案》,印发了《森林航空消防管理办法》,森林防火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二是在基础保障方面,认真实施《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投入基本建设资金11亿元。防火物资储备中心共储备扑火物资3.6万件,并向有关省区调拨扑火物资2.7万件,为火灾扑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三是在航空消防方面,积极推进武警森林部队直升机支队组建和直升机选型、改装试飞工作,引进了第3架米—26大型直升机,在江西、湖南、陕西新建了3处航空护林站,大庆基地正式启用。四是在科技支撑方面,建立了全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建设了“月尺度全国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测系统”并投入运行,协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将环境减灾卫星用于林火监测。五是在人员培训方面,先后举办了20多期防火培训班,培训400多名扑火指挥员,举行2次扑火指挥系统实战演练,组织考察了中俄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提高了各级防火人员综合素质。
(四)宣传教育全面展开,防火意识普遍增强。中宣部印发森林防火宣传方案。国家森防指开展防火知识竞赛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出版发行《森林防火条例解读》2000册。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了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作了森林防火专题片和“话说森林防火”画册,发放宣传挂图2.5万套。编发《火灾快讯》《一周森林火灾情况报告》《森林防火要情》《防火工作简报》等刊物,全面反映各地森林防火工作。安徽、陕西、新疆组织了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浙江、贵州开展了“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专题宣传,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保障,摆上了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森林火险防范。温家宝总理多次到基层视察指导森林防火工作。回良玉副总理亲自出席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森林防火作出全面部署,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做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马凯、孟建柱等领导同志也多次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要求。国家森防指全年召开4次会议、下发100多个文电,安排部署和检查督促森林防火工作。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吉林省胜利实现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江西省实行了森林防火“一票否决”制,云南省加大了森林防火问责力度,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京津冀、苏浙皖、川陕鄂渝等省际联防机制不断完善,协同作战能力明显提升。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着力强化应急准备,确保打早打小打了。一是预案修订演练要到位。要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抓紧修订和完善各级、各类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特别是抓紧编制清明、五一等重要时段的专项扑火预案,并开展实战演练。基层单位的预案,对每个山头地块发生火灾后如何处置要清楚、明确、管用。二是物资装备配备要到位。进一步增加国家和地方物资储备库数量,提高物资保障能力。各地要配齐配强扑火装备和防护设备,并及时检修补充,加强通信设备管理,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三是扑火队伍布防要到位。武警森林部队、航空消防部门和地方森林消防队伍要进入高度战备状态,接到火情快速出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坚决“打早、打小、打了”。刚组建的直升机支队,要抓紧训练演练,尽快形成战斗力。四是组织指挥要到位。加强和规范扑火指挥,建立军地一体化的指挥机制。各方参战力量要统一部署,统一号令,统一行动,避免各自为战。要以人为本、科学指挥、有序扑救,严防发生扑火伤亡。
(五)着力推进基础建设,全面提升防控能力。一要认真实施森林防火规划。积极争取森林防火基础建设投资,尤其要加强重点林区和高火险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提高火灾综合防控水平。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和工程质量。二要抓好工程项目防火配套建设。林区重大工程要增加森林防火评估、审批、验收等程序,做到森林防火基础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要同步安排防火设施配套资金,避免产生新的欠账。要加强边境防火隔离带的开设和维护工作,切实发挥阻火功能。三要强化森林防火科技支撑。加强森林防火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森林消防协会、森林防火专家组和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研发、推广先进实用的防火扑火装备,组织修订、制定急需的技术标准,组织开展基础理论和扑火战略战术研究,全面提高科学防火水平。四要创新森林防火机制。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探索建立森林防火多元投入、群防群治的新机制。加快推进森林火灾保险工作,加快林业“三防”协会建设,降低林农经营的风险。
同志们,森林防火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会议的各项部署,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