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残疾人扶贫解困问题的探讨

一、**残疾人基本状况

**是一个农业大县,现有各类残疾人4.08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其中城镇残疾人4219人,农村残疾人36593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30609人,占残疾人的75%;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10203人,占25%。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28489人,占69.8%。从家庭情况看,全县有8900多名残疾人处于贫困状态,占21.8%,其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有4100人,尚有部分劳动能力、可扶持的有4800人。这部分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城镇在1360元左右,农村在940元左右,远远低于全县人均年收入2060元的标准。人年均收入在850元以下的特困残疾人有4233人。

二、导致残疾人贫困的主要原因

第一,缺文化。据调查,全县贫困残疾人中78%左右没有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尤其是盲人、聋哑人和智残人中,有许多人因种种原因没有进过学堂的门槛,还是地地道道的文盲。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近几年来,**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残疾人扶贫攻坚实施计划》、《**农村税费改革后落实残疾人优惠待遇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残疾人扶贫纳入区域扶贫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使3000多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决了温饱问题。其主要做法是:

2、开展科技扶贫。广泛收集实用技术信息,无偿提供给残疾人。每年为残疾人免费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如电脑操作、盲人按摩、茶叶制作、养猪、养羊、养鸡技术等等,许多残疾人通过培训,学到了本领,掌握了谋生手段,走出了生活困境。

5、开展资金扶贫。资金扶贫属于“输血型”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残疾人和家庭,资金扶贫是缺少不得的。我们一方面加大财政对残疾人扶贫的投入力度,近几年,我县争取的94.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全部发放到残疾人手中,扶持其发展生产;另一方面继续推行小额信贷,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