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创新帮扶到户模式典型材料

一、20**年股份合作的成效

一是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资金周转困难。利用94户513个扶贫对象的两项制度直接帮扶资金20.52万元、撬动银信资金470万元,扩大资金量23倍,共投入到龙头企业用于生产发展的资金达490.52万元。

二是较好地增强了扶贫对象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参股扶贫对象生产出的商品由企业按市场价统一收购。

三是增加了参股扶贫对象收入。在2014年3月召开入股分红大会,对每户入股扶贫对象分红4000元,共派发红利共计37.6万元,参股扶贫对象人均增收732元(含直接帮扶资金400元/人)。同时,为了让参股扶贫对象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我办通过与企业协调商,安排8个扶贫对象在养殖基地务工,由企业向每个务工扶贫对象每月支付2200元劳务工资,务工年收入每人达到26400元,8人共计21.12万元。

二、2013年主要做法

每户参股扶贫对象向县农业银行短期贷款5万元入股,和翔鸭业有限公司以土地、设备、技术等入股,各方按股份分配养殖利润。该入股经营合同为1年,从入股资金到公司帐户起计算,1年期满后,公司退本分红。双方如有继续合作意愿,第二年续签入股手续。

一是明晰股权。双方签订入股经营合同,180户农户投入900万元,占股份的80%,其中94户扶贫对象出资470万元,占股份的42%;和翔鸭业公司以土地、设备、技术等折价227万元入股,占股份的20%。入股资产全部用于2个基地建设和芷江鸭养殖发展,公司安排技术人员管理经营基地。

二是明确农户贷款额度、利率及本息偿还方式。按照自愿原则,94户参股扶贫对象户与县农业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由和翔鸭业公司作贷款担保,每户扶贫对象户向县农业银行贷款短期5万元入股,贷款转入和翔鸭业公司帐户。94户513个扶贫对象的两项制度直接帮扶资金20.52万元,作为农户贷款利息转入和翔鸭业公司帐户。94户扶贫对象共贷款470万元,年贷款利率为9%,年利息为42.3万元,除去两项制度直接帮扶资金20.52万元外,利息不足部分21.78万元全部由养殖利润支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促成民企联姻,破解资金、技术、销售等短板。许多贫困农民发展产业,由于受到场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制约,造成他们想致富而力不足。通过这种模式,那些有致富愿望的困难农户,只要投入较少的国家帮扶资金、利用信贷资金,就能进行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龙头企业传、帮、带扶持,实现稳定脱贫。

2、帮助扶贫对象选择入股产业项目。如何选择产业项目是实现赢利增收的关键,从这几年我县产业发展情况看,单位成本大、周期长的产业,因受到产业数量限制、市场难把握等原因,从整体上说效益并不明显,群众参与度并不高。我们选择的芷江鸭养殖产业,因为是传统产业,农户较为熟悉容易接受,且养殖周期较短,每批鸭养殖周期为80天,每年养殖资金可周转4.5次,资金流动性较好,农户可以较快地得到现金收入。

3、帮助龙头企业上规模、创品牌。通过扶贫对象+企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将过去农户分散养殖,变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将养殖环节从和翔鸭业公司生产链条中独立出来,更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和核算,通过以销定产,降低市场风险。同时有利于按照企业质量要求,进行标准化、程序化养殖,确保生产原料质量稳定,有利于提升品牌和产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