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林业产业发展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十一五”时期,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治理污染改善环境,招商引资产业转型,整体搬迁保障民生,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前列。一个环境优美、产业提升、宜居宜业的新正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国、全省发展大势,以非凡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审时度势,科学规划出未来五年实现“三个翻番、一个赶超、三个突破、五个提升”的宏伟蓝图,顺应全市人民期盼大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新要求,科学务实的提出“加快转型、提速发展、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创新实行了以“工作分块、责任到人、领导协调、双重考核”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工作模块推进机制,确立了各项工作以“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为抓手、“创特色、比速度、争一流”的总体要求,这是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审视“十二五”时期,如何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运筹帷幄、统揽全局作出的战略抉择,全市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精神振奋,信心倍增。

生态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方面。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必须以市委关于“创特色、比速度、争一流”的总体要求,作为做好林业工作的总引擎和强大动力,抓住用好提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在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树典型、抓亮点、出经验、创品牌,为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树典型,聚焦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新高地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市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通过了省级验收,林地勘界、登记发证、纠纷调处等工作进展顺利。目前,重点是推进以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一是抓紧组建区(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机构,开展林权管理和产权评估工作;二是全市重点抓好8个规范、有效运行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中探索经验。国有林场要牢固树立大胆改革、摆脱困境的理念,一方面要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争取区(县)政府逐步将国有林场纳入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区(县)参照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对国有林场进行补贴,支持其走出困境;另一方面要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力争使林场职工人均种植核桃面积稳定在30亩左右,与此同时,扩大种苗基地规模,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利用商品林采伐剩余物种植食用菌等,为全市林业产业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四、创品牌,助推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进展

落实全市发展养生保健产业战略决策,围绕打造休闲养生保健城市“一园四区四基地”建设,找准定位林业助推转型新进度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森林旅游、森林养殖、森林药材等新兴林业产业发展上创品牌。一是依托现有森林公园、湿地景观和人文历史,突出药王山、玉华宫、照金香山景区道路绿化,加大景区周边直观坡面、撂荒地、退耕地等风景林建设和改造力度,使这些景区尽快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森林旅游的目的地,打造森林旅游品牌二是发展林下特色种养业,全市抓好10个林下种养业示范点,每个区(县)抓好二至三个品种各百亩以上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园,打造森林养殖品牌三是按照适地、优生、效益的原则,全市7个国有林场各抓品种在3个以上,分品种规模50亩以上的良种苗木(花卉)繁育基地20个,打造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品牌四是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生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