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三秋”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灵宝金融坚持以支农、兴农、富民为己任,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支农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改进、加强金融服务,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为当地农村、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一、金融支持“三秋”情况
灵宝金融重点支持农村农民在秋季的种子、农药、化肥和农产品收购上的资金需求,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积极支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秋种秋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至目前,灵宝联社发放“三秋”支农贷款5630万元,投放农民种子、农药和化肥投放贷款2170万元,农机具贷款116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贷款23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秋季农业生产,为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继续认真做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授信及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工作,严格做到“贷前早调查,资金早落实,计划早安排,贷款早投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农资供应部门、生产企业和农户家中进行走访调查,详细了解秋作物资供应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提前落实贷款资金计划。一方面加大资金组织力度,开展支持秋作吸存工作劳动竞赛,强化优质高效文明服务,努力拓宽增存渠道,为信贷支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加大收贷收息力度,依法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满足“三秋”资金需要,使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灵宝金融既着眼于当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放眼长远,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既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又通过为农产品收购企业提供资金,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增收。在贷款营销中,农村信用社将资金重点用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储运购销和农户生产费用合理资金需求,支持农资农机部门经营适销对路的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及农机具。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信用社强化服务手段,向农户散放支农名片,提高工作效率,并组织金融下乡活动,将金融知识、业务品种和科技信息送到农民手中。
二、存在的问题
在大力支持“三秋”信贷资金需求的过程中,灵宝市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环境裂变,前些年的顶冒名贷款经过深度排查,全部暴露,诚信客户占比少,一时难以形成一种新的农村绿色信用体系,制约信用社信贷投放。信贷人员管辖区域大、农户多,在信贷服务上没有细化,未对“三秋”信贷支持开设“绿色通道”,不同程度上对信贷需求构成一定制约因素。
三、对策建议
开设贷款“绿色通道”。在农村信用社网点开设贷款“绿色通道”,对三秋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实行上专柜办理,提高办贷效率。
实行灵活授信机制。提高农信社的信贷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中间环节,提高办贷效率。设立支农服务热线,指定专人负责,全天24小时值班。切实解决客户在“三秋”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继续开展阳光信贷工程。将贷款条件、贷款程序等信贷政策在所辖各村一律公布上墙,并实行贷款限时办理制度,对投放贷款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控制信贷风险。
第二篇:金融支持“三秋”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灵宝金融坚持以支农、兴农、富民为己任,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支农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改进、加强金融服务,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为当地农村、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一、金融支持“三秋”情况
灵宝金融重点支持农村农民在秋季的种子、农药、化肥和农产品收购上的资金需求,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积极支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秋种秋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至目前,灵宝联社发放“三秋”支农贷款5630万元,投放农民种子、农药和化肥投放贷款2170万元,农机具贷款116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贷款23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秋季农业生产,为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继续认真做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授信及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工作,严格做到“贷前早调查,资金早落实,计划早安排,贷款早投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农资供应部门、生产企业和农户家中进行走访调查,详细了解秋作物资供应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提前落实贷款资金计划。一方面加大资金组织力度,开展支持秋作吸存工作劳动竞赛,强化优质高效文明服务,努力拓宽增存渠道,为信贷支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加大收贷收息力度,依法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满足“三秋”资金需要,使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灵宝金融既着眼于当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放眼长远,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既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又通过为农产品收购企业提供资金,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增收。在贷款营销中,农村信用社将资金重点用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储运购销和农户生产费用合理资金需求,支持农资农机部门经营适销对路的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及农机具。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信用社强化服务手段,向农户散放支农名片,提高工作效率,并组织金融下乡活动,将金融知识、业务品种和科技信息送到农民手中。
二、存在的问题
在大力支持“三秋”信贷资金需求的过程中,灵宝市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环境裂变,前些年的顶冒名贷款经过深度排查,全部暴露,诚信客户占比少,一时难以形成一种新的农村绿色信用体系,制约信用社信贷投放。信贷人员管辖区域大、农户多,在信贷服务上没有细化,未对“三秋”信贷支持开设“绿色通道”,不同程度上对信贷需求构成一定制约因素。
三、对策建议
开设贷款“绿色通道”。在农村信用社网点开设贷款“绿色通道”,对三秋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实行上专柜办理,提高办贷效率。
实行灵活授信机制。提高农信社的信贷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中间环节,提高办贷效率。
设立支农服务热线,指定专人负责,全天24小时值班。切实解决客户在“三秋”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继续开展阳光信贷工程。将贷款条件、贷款程序等信贷政策在所辖各村一律公布上墙,并实行贷款限时办理制度,对投放贷款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控制信贷风险。
第三篇: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促进我县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7月9日,县政协常委到县金融部门进行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金融机构
至20xx年5月,我县的银行共有6家,即: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设立营业网点32个(县城13个,乡镇19个)。其中:建设银行网点1个,农业银行网点3个,邮政储蓄银行网点9个,农业发展银行网点1个,农村信用社网点18个。
(二)金融存贷
20xx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465xx万元,比年初增加47978万元,增长24.17%;各项贷款余额为158327万元,比年初增加22260万元,增长16.36%;存贷比为64.23%。20xx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25835万元,比年初增加79321万元,增长32.18%;各项贷款余额达166808万元,比年初增加8482万元,增长5.36%;存贷比为51.19%。2011年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424xx0万元,比年初增加98305万元,增长30.17%;各项贷款余额达2048xx万元,比年初增加38006万元,增长22.78%;存贷比为48.29%。
(三)信贷结构
至5月末,我县单位经营性贷款余额为744xx万元,占全县各项贷款的31.32%,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35060万元,占全县各项贷款的xx.75%,经营性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存量较少,反映出我县生产性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情况
(一)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县各金融机构重点选择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给予信贷支持。近年来,县各金融机构对富宁县永鑫糖业有限公司、云南万道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金泰得三七产业股分公司3家龙头企业信贷支持共计5.05亿元。
(二)积极培育小微企业。近年来,县金融机构积极组织资金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大力支持地方种养殖业发展,着力发展小微企业。种植业:支持洞波乡农户梁彩英60万元,种植膏桐、肉桂1154亩年收入50万元;者桑乡农户李元9万元,种植甘庶150亩年产甘庶300吨收入xx万元。养殖业:支持剥隘库区移民60万元,发展网箱养鱼年产值约960万元;剥隘农户黄桂森50万元,养猪2xx余头年收入约40万元;田蓬农户农光乐45万元,养牛200余头年收入约xx0万元。资源开发加工业:向富宁县永富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水电开发公司发放贷款8420万元,先后组织社团信贷支持富宁光明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归朝洞平电站3600万元。同时,向文山佳致工贸有限公司、富宁县花甲锰粉厂、富宁汇磊钛冶厂3家矿产品开发公司发放贷款3xx0万元。商贸服务业:支持富宁富龙市场有限公司开发和改造城南、城北农贸市场800万元,富宁县佳利商贸公司开发田蓬农贸市场300万元。房地产业:向富宁县梦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富宁富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项目贷款及住房按揭贷款1.5亿元。同时,向富宁坡芽大酒店发放装修工程款2500万元,向富宁碧水蓝天洗浴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大酒店发放贷款4000万元。
(三)不断丰富信贷品种。县各金融机构定期不定期召开项目推介会、银企座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让社会各界了解信贷品种及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各金融机构除了提供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品种外,还推出许多政策性、扶持性信贷品种。如: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先进党员创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信贷需求。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融资难度大
1.银企沟通对接不到位。企业不理解金融部门的信贷政策,不了解信贷程序;金融部门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强,很少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企业申请贷款时,能批则批,不能批也不给予及时准确的答复,导致企业和金融部门之间容易产生误会和隔阂。
2.企业信用等级低。我县大部分企业属小微企业,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效益不佳;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差,财务制度不健全,行银很难获得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企业信用等级不达标(bbb+级以上标准),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导致企业无法进一步获取信贷支持,企业信贷机率减小。
3.贷款审批权限上收。随着金融部门防范风险力度的加大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除农村信用合作社还具有一定的贷款审批权以外,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全部上收到省州。上级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实行统一的标准,缺乏差异化政策,对地方的经济状况、产业运作、企业发展等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贷款难度加大。同时,贷款权限上收使审批时限延长,企业急需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极大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如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今年1月正式申请xx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准备在三七上市时收购原材料,至今尚未得到银行部门明确的审批回复。
4.金融部门宣传不到位。企业对各银行信贷政策、导向和具体规定不了解;企业不知道银行开展的贷款业务及种类,特别是对银行新开展的贷款业务知之甚少;多数企业在需要贷款时不知道要找那家银行,只能凭经验、感觉、关系甚至运气乱碰,目标和重点不明确。
(二)金融支持力度逐年减小
20xx年存贷比为64.23%;20xx年存贷比为51.19%;2011年存贷比为48.29%。从存贷比来看,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在逐年减小。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政策发生变化。为了应对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序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近年来国家为了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少了信贷资金的投放。
2.项目不符合国家政策。首先,富宁大部份企业经营规模小,能耗高、污染治理难度大,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治理整顿的项目。其次,低碳项目储备不足,具有发展潜力、带动力和绿色环保的龙头企业偏少,也是制约我县金融信贷投放的重要因素。
3.企业无法提供抵押。我县大部分企业改制不彻底,产权不明晰,无法向银行提供合法、有效、安全的抵押,致使银行无法提供信贷支持。目前,我县引进的企业绝大部分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所用土地基本上是以租赁为主,没有产权,无法办理抵押手续。
4.乡镇营业网点老化。农村信用联社乡镇营业网点老化,门面窄、位置不佳,难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县信用合作联社经过多方努力向上级联社争取了有限的资金用于乡镇网点建设,但由于土地征用资金额度大,政府又没有给予土地征用的优惠,致使网点建设迟迟不能动工。
5.信用环境差。部份企业或其法人代表或主要股东因贷款逾期在征信系统中拥有不良记录,直接影响到信贷资产的安全,难以对这些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一些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不良贷款突出,严重影响我县融资环境。
6.对金融部门缺乏关心支持和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由于金融部门既是企业,又是省州驻富单位,长期以来地方党委政府对金融部门关心不够,对他们工作既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又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金融部门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支持力度大小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上级政府对金融部门的一些优惠政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农村信用社无偿承担着全县农补资金的发放工作,但他们觉得当地党委政府在落实上级政府“关于在改善乡镇信用社办公条件过程中土地给予适当的优惠和凡是涉及信用社发放农补资金的部门须到信用社开设账户”的政策方面做得不够。
四、工作建议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化投入的组织工作,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认真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形势,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和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3、组织好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入农机化服务。大力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农业机械推广服务。我县共培育了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拥有社员294名,为我县农业机械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是大力推广统防统治,优化测报服务,适时指导群众开展水田、旱地杂草的防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