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绿化新农村的实践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绿化新农村——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灵和社区南岙经济合作社

环艺902丁凤

200920290403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绿化新农村的实践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绿化新农村——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灵和社区南岙经济合作社

随着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投入,用绿化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扮美乡村家园,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乡村文明、致富农民的需要,是实现“村容整洁”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绿化已得到我们南岙灵和社区的重视,但现在我们的绿化工作还比较薄弱,对绿化建设的认识和理念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何科学建绿,使我村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探讨并及时加以科学引导。

1目前我村绿化存在的不足

1.1重建设轻绿化。经过我的观察与研究,发现我村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村内外的公共活动场所、村内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重视,而往往忽视绿化与环境建设。由于缺乏对绿化工作的宣传、组织与引导,村民对绿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美化村容村貌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

村庄普遍缺少系统的公共绿化,绿化投入低且缺乏维护与管理;农民在房前屋后绿化的积极性不高,家庭庭院内常常是简单地硬化,在田边、村边、水边、路边也缺少系统的绿化,一些主要道路甚至没有绿化,乡村缺少了特有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

2我对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思考

我认为乡村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因此在乡村的绿化工作中,必须注重三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绿化在改善生态、改善村庄面貌、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致富奔小康等方面的益处,让农民成为绿化的主导力量,保证乡村绿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1注重生态效益

绿化要以改善生态为出发点,在尊重自然、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系统的绿化建设,结合自然条件,有效地防风固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完善由乡村田野、自然植被和自然山水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逐步使空气更加清新、河流更加清澈、林木更加茂密、植被更加葱郁。

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蜂飞蝶舞,充满生机的、生态的自然风光,也正是乡村的特色与魅力所在。我村在这个方面略有不足,有些地方过于模仿城市化,而忽略了乡村应有的美感。

2.2注重社会效益

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是“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具体要求,也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足”的具体体现。在建设与整治中,绿化是投入少、见效快、效果好的有效手段,是美化乡村家园,改善农村环境、烘托村庄形态、提升乡村品质,彰显村庄风貌的有效途径。虾峙镇南岙灵和社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比较不错的,基本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与娱乐需要,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为和谐文明的村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注重经济效益

在改善生态、美化乡村家园的同时,还要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让绿化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要结合村镇的自然条件,努力把绿化与农村经济相结合。虾峙是个海岛,不适合种植果林等既可绿化村庄又可带来收益的项目,但是我们也可以走出一条独具我们海岛特色的经济之路。清新的海风,细柔的沙滩,刺激的海钓,宁静的海边人家,这些都是我们开发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赋予了我们这些,我们就更加应该爱护,我们为绿化做贡献,绿化为我们带收益,可谓一举两得。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清楚地看到了南岙灵和社区在村庄绿化上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我相信经过镇领导的带领和村民的积极配合,我们一定能把南岙建设成市级的绿化示范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环艺902丁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