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玲市长在全市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艳玲市长
在全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3月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精神,安排部署我市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对这次大会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会上,吴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自主创新体系是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制基础和机制保障。建设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创新型濮阳的重要保障。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以企业为
—1—
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下发了《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把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上升到全局的战略高度。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实施科教兴濮战略,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33.2亿元、产业增加值36.5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21%、50%。二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9家、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4家。拥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3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9家。三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十一五”以来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201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奖42项。2009年,专利申请授权总量分别为510件和28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9件,分别比“十五”末增长42.1%、59.4%和34.5%。四是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16项,其中国家级31项,省级105项。科技进步贡献率由“十五”末的39%提高到目前的48%。2009年,华龙区被确定为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清丰县被确定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在全省名列前茅。五是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制定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濮阳的决
—2—
定》等一系列政策,为促进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9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700万元,比“十五”末增长了115%。
虽然我市的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偏少,企业创新能力总体偏低。至2009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只占全省的2.3%;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占全省1.3%、3.6%;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占全省的2.6%和2.5%。二是研发投入不足。2009年,我市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53%,低于全省0.7%的平均水平。三是创新人才缺乏。我市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仅有12人,低于全省15人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全国43人的平均水平。四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难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支撑和服务。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同志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目前,我市正处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城市化加速、新农村建设提升的关键发展阶段,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投入获取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走依靠自主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子成为必然选择。要实现濮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把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全市经济
—3—
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根本上解决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为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要着力抓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要贯彻落实《濮阳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围绕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任务,着力构建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力争到2012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年专利申请量超过2000件;总体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完成建设创新型濮阳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引领产业优化升级
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重要抓手,集中解决全市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一是要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机构等为骨干,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在确保粮、棉、油、肉、蛋、奶等大宗农产品均衡供给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粮
—4—
食核心区建设科技支撑工程,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和农产品平衡供给提供支撑;以粮食安全、畜禽安全为核心,以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等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现代农业。近期实施好小麦新品种“濮麦9号”、玉米新品种“濮单3号”等新品种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亩产800公斤超级小麦新品种培育、超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高产抗病蔬菜新品种选育等重大科技专项,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是要推动工业主导产业振兴升级。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研发和推广应用一批既能扩大内需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石油和化学等八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终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开发资源能源节约及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期要重点实施混合碳五精分、橡胶助剂、新型还原粉重大科技专项,打造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实施数字化超深井石油钻井装备、数控大型机床等重大科技专项,打造数字化装备产业。
三是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产业、朝阳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引擎作用。以高新技术企业为
—5—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0—
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