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理论分析与实务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2摘要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对于农村信用社(包含省级联社和县市级联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现状,并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开展内外部审计质量评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质量评估

一、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涵

(一)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涵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近年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一项服务,主要是由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参照iia颁布的实务标准和行业最佳实务,从内部审计章程、制度、人员、工作计划、结果报告、后续跟踪以及与其他部门的沟通等方面,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独立的评估,找出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从而帮助内部审计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的。目前,在北美地区大约50%的企业或单位都已经开展了独立的外部质量评估。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06年11月与iia签订《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协议》,此项工作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

(二)农村信用社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价值所在

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是改善内部审计环境。通过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部门遵循内部审计标准和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提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度。二是有利于推动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发展转型。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具备扎实的账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基础,正偿试向“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新模式转型。引入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必将会推动转型进程。内部审计工作拥有了良好的环境和崭新的模式,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各县(市)联社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现状,发现和揭示存在的不足,促进和完善法人治理能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二、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开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开展现状

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目前还没有开展严格意义上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一是省级联社内部审计部门虽然十分重视审计工作质量,不断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并实施内部审计报告审核制度,但与iia要求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二是省级联社对县(市)级联社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标准不尽合理。尽管省级联社内部审计部门对县(市)级联社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如开展的自律监管再监督专项审计,根据检查项目设计了重要指标数值,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县(市)联社审计部门工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估。但如果对照iia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规定的实务标准,还存在评估内容不全面,评估标准不科学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

存在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看,农村信用社较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未转变。内部审计部门做为三线部门,长期以来被定性为成本中心,县(市)联社管理层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直接创造价值的二线部门。部分县(市)联社未单设审计部,未按要求配备审计人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更是毫无热情。从客观方面来讲,一是农村信用社做为金融企业,必须对股东和社会负责,因此各(县)市联社在激烈竞争和沉重的任务指标以及短期利益面前,不得不向业务部门倾斜。二是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目前在我国是一项需求性的工作,没有做强制性要求,缺乏开展的动力

三、农村信用社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探讨

(一)独立审定的自我评估

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内部审计部门对各县(市)联社审计工作负有指导职能,所以对省级联社内部审计工作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对省级联社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估,我建议采用独立审定的外部评估方式,即先由省级联社内部审计部门参照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再由省级审计厅和省级内部审计协会组成的独立审定师评估团进行现场评估。在自我评估阶段,应逐一对照是否存在iia质量评估中发现的以下常见问题:(1)内部审计活动及/或审计委员会使用过时的《内部审计章程》;(2)缺乏内部审计活动的咨询职责以及在内部审计工作和章程中未反映咨询职能;(3)缺乏it审计领域和技能;(4)审计范围狭窄;(5)审计报告缺陷,例如,缺乏内容提要,过于冗长;(6)没有一个整体的报告结论等。在外部质量评估前开展内部自我评估,能够帮助自己发现和纠正相关问题。当然,决定采用外部评估方式前,需要省级联社首席审计执行官(cae)同高级管理层和理事会就有关事项进行商议。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剧杰,许景.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认识.中国内部审计.2009(12):

28.

[3]严忠新.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探索.中国内部审计.201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