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探究

一、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专业的金融服务平台面向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较多,面向农村金融的较少。且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如农贷网)更多的是向全国范围内非常成熟的农业项目提供服务,覆盖面虽广却没有针对性和精准性,对于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支持的农户或乡镇企业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一)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化不足。由于众所周知的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我国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建设是由国家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也是由国家政府主导的。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整体的金融机构主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意愿和能力都是比较低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活力都比较差,农村金融服务于三农的作用非常有限。

(二)农村金融服务数量和质量不足。较之于城市,虽然我国农村地区在金融改革和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以及金融服务的质量仍然相对低下。农村金融市场供求依然是不均衡的,受制于农业经营的风险和农户抵质押品的限制,存在很多无法被满足的融资需求。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下沉到农村地区,但是发达地区依然享有优势,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贡献有限。

二、农村金融服务平台的模式

现在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分别为电商平台、传统商业银行、p2p网贷平台。

(一)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目前,这个模式竞争最厉害的应是阿里金服和京东的京东金融。余额宝在短短三年时间新增农村用户就超过1亿。另一方面,京东金融通过推出京东白条、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已经覆盖了1,500多个县级以上农村地区。面对这一市场差距,京东金融希望为金融机构提供现场开发、客户访问、风控、运营、研发、系统支持等服务。京东金融不依赖于大规模的资产规模获取价值,而是在未来向金融机构出口资本和资产交易。该公司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在线和离线全景服务。

(二)以信用社、农业农商等为代表的传统银行。总的来说,传统的银行模式已不能满足强大的农村市场。互联网金融由于其便利性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新的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也将是科学的,可行性对农牧产业链的整体改革起着积极的作用。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传统银行要扩大资金投入,加大贫困地区网点、atm和社区银行建设,合理增加或调整。金融网点要加大pos机等设备的投入,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服务和金融诉求方面,除了为存款和取款银行提供基本服务外,还应增加金融服务机构和代理业务。还可以尝试帮助弱势人群开展理财、贷款等高级别金融服务。根据银监会的数据,中国银行业中小企业贷款故障率为4.17%,高于商业银行1.6%的平均贷款故障率。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作为典型的包容性金融业务,不良贷款率较低,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但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这是另一个场景:它使用大数据画像来控制用户风险,筛选出不合格的贷款用户,并定向发放贷款。根据阿里集团在线商务银行2016年发布的年度报告数据,其主要业务面向小型和微型企业,不良率不到1%。从服务角度来看,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是否有用户的想法,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客户。从监管政策的角度来看,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他们利用支付业务作为发展包容性金融的切入点,开拓形势,利用免费转移等措施吸引客户进入,并利用互联网逻辑吸引客户并留住客户。然后进行有利可图的操作。其业务不受监管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和传统银行机构需要遵循的混业经营的限制和要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网络金融企业和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存在差异,使得网络金融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权和监管不平等,银行业承担着更多的义务。监管真空也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客观上实现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普惠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从金融科技的角度,与传统的银行相比,网络金融企业更有能力控制金融科技。它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好的风险控制和更好的用户体验。作为一家正规的金融机构,监管要求银行有一定的软硬件支持。银行经营的投资成本高。即使使用金融技术,银行也应该依赖高成本的物理网络。互联网金融公司没有运营实体网点的成本。他们利用金融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和数据风险控制。贷款资金来源于银行间借贷或自己的资本,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甚至更为先进。

(三)以农贷网、宜信为代表的p2p平台。农村金融的巨大市场需求吸引了宜信和其他平台竞争布局。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需要资金来扩大种植规模。p2p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银行的市场空白,p2p的线下推广活动也在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城市p2p市场趋于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好的p2p平台将目光放在了农村市场。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13亿人口中有9亿人分布在农村地区。未来,它们不仅是我们经济生产的主力军,也是消费的主力军。政府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基础金融服务设施和互联网服务设施也将越来越完善。目前,大多数农村家庭都可以接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此外,土地所有权政策的逐步实施将为农民提供以市场为基础的抵押,从而客观地降低贷款风险。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李学锋.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问题与对策[j].银行家,2018(8).

[3]陈雯瑾.互联网金融或将有效缓解我国“三农”金融缺口[j].金融世界,2016(9).

[4]王姣,周颖.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农村的布局与成效分析[j].农业经济,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