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监察上半年工作总结(市)

今年以来,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为己任,以绿色村庄工程、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举办森林产品博览会、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监控网络等四大重点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林业工作创业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特色工作和主要成效

(一)绿色村庄工程有序推进。绿色村庄工程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又一创新,是20*年的市委市政府的“十项工作”、“十件实事”之一。上半年,共下达4批132个村的绿色村庄工程建设计划,概算投资1900余万元,建设规模达3700多亩。到5月底,全市110个村完成招投标,85个村基本完工。具体做法如下:

1、乔木为主,片林为主,乡土树种为主,中大苗为主。绿化树种以乔木为主,辅以少量灌木、花草。营造方式以片林为主,辅以零星种植,注重营造片状、带状森林景观。注重使用适合本地生长、群众喜爱的乡土树种,苗木规格一般选择胸径4~10cm的中大苗木为主。

2、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600万元。凡由村集体实施的项目,由市财政补助中标合同价(含经批准的变更增减金额)的90%,平均每株乔木市财政补助标准不超过50元。对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的,给予1~3万元的奖励;评为省级绿化示范村的,按绿色村庄工程规模,再奖励3~5万元;每年评选村庄绿化示范户1000户,每户奖励200元。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村庄绿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广泛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的力量,参与绿化造林,努力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绿化新格局。

3、三年为期,分期推进。绿色村庄工程以20*—2010年为重点实施期,通过3年左右的集中绿化活动,全市农村基本完成新一轮绿化任务,建成*市级绿化示范村320个以上、省级绿化示范村20个以上。今年全市40%的村庄要完成绿色村庄工程建设任务。

4、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种植。绿色村庄工程由镇(街道)统一组织招投标,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造林、养护。工程项目实行简易设计、简易预算、简易招标。凡有设计能力的设计单位、个人均可参与绿色村庄工程方案设计;预算按财政局、林业局确定的简易方法进行;工程款在50万元以下的,由镇(街道)组织招投标,50万元以上的,由市招投标中心组织招投标。根据工程量情况,各镇(街)可实行单个村工程独立招标,也可实行多个村捆绑招标。绿色村庄工程实行一种管一年制度,种后一年由中标单位负责专业管护。专业管护期满后,由各村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二)创建森林城市工作全面展开。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我市决定从今年起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4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全面部署。此后,创建森林城市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全市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具体做法是:

1、确立六个目标,明确了森林城市的建设方向

(1)城乡绿化协调发展。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要求,统筹推进全市城乡绿化,构建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网络,森林资源特别是城市森林得到较快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成果。

(2)森林功能充分发挥。着眼于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实现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城市品位明显提高。以生态为品牌、以生态促发展、以生态促和谐,逐步把*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投资城市、文化深厚的旅游城市,城市品位获得明显提高。

(4)森林产业健康发展。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森林城市建设之路,林业的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森林产业体系。

(5)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数量稳步增长,结构逐步改善,质量逐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更加完善。

(6)生态文明广泛传播。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森林、关注生态的氛围,市民普遍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理念。

2、建立三个机制,为创建森林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强有力的创森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28个部门、13个镇(街道)的一把手组成的创建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各镇(街道)、各部门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了市委、市政府领导、部门协调、上下配合的行之有效的创建森林城市组织体系。

(2)长效的创森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与各镇(街道)、各部门签订了《创建森林城市工作责任书》,分解、下达创森任务。将创森工作纳入*市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形成了市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的创森工作机制。

(3)广泛的群众参与机制。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绿化事业,促进绿化建设资金筹集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多元化。倡导投资投劳、认建认养、捐资捐树,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绿化活动。出台了《*市林木绿地认建认养实施办法》,建立了全民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建卡率在85%以上。开展了“青春装点新农村”——农村绿地认养活动。3月11日,市五大班子领导带领后宅街道、林业局、建设局、市工商学院青年志愿者等300余人,在青口圆盘东侧、后宅街道寺前村参加义务植树,掀起了全市义务植树活动的高潮。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参加义务植树35.63万人次,植树52.2万株,尽职率85.4%。镇(街道)以上领导办绿化点25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4个,植纪念林206亩,认种认养270亩,完成四旁植树25.62万株。

3、实施十大工程,全面推进了城乡绿化。(1)实施绿色村庄工程,村庄绿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具体情况略);(2)实施城市绿肺工程,启动了中央公园二期绿化、铁路新客站站前绿地工程、小乌山生态林地等项目建设,使绿色覆盖到城区的每个角落;(3)实施立体绿化工程,发动城乡居民,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墙面、阳台、棚架等开展传统的立体绿化,使绿化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4)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完成了金义东南线二期公路绿化、倍鱼线、廿尚线等11条道路的局部绿化工程,绿化长度47公里;(5)实施绿色河道工程,大力开展以整治河流为主要内容的“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在改造河道的同时,绿化了河流两岸;(6)实施废弃矿山修复工程,对佛堂镇梅林村等废弃采石场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7)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加强了对全市52.11万亩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增强了森林的固碳减排、蓄水涵养、净化空气等生态防护功能;(8)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完成工程造林580亩,迹地更新造林832亩,人工促进更新800亩,天然更新500亩,启动大陈镇宦塘村千亩毛竹现代示范园区建设;(9)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强了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林业执法等工作,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10)实施森林文化工程,使生态文明得到普及。开展了“3.12”植树节、“6.20”创建森林城市咨询活动,设置气球、拱形门45个,展出展版95块,分发创森等资料8000余份,并免费向市民发放各种树苗、花卉3500余棵;开展了“关注森林、关注生态”杯摄影比赛;报社、广播电视台、宣传部都制订了创森宣传计划;《*商报》刊出了“创建森林城市,我们大家种树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提升*林业发展水平”等公益广告版以及“城市森林,绿色家园”植树节特刊;设计并制作了6辆城市公交车车身广告;通过公安局、环保局、建设局掌握的电子显示屏、街头灯箱广告、大型广告牌等公共资源,大力开展创森宣传,丰富了宣传的形式。

(三)20*中国*(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筹备工作全面启动,招商招展取得积极进展

根据省林业厅的安排,为充分发挥浙江的林业产业优势和*的市场优势,今年10月31日—11月2日将在*举办“20*中国*(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举办森林产品博览会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扩大林业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一个大胆的尝试,经过省林业厅和全省各地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筹备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据初步统计,全省有390家企业报名参展,预定展位542个。具体做法是:

1、组建森博会组委会,搭建了展会工作平台。为办好本届森林产品博览会,成立了20*中国*(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下设综合部、招商招展部、宣传部和后勤保障部四个工作部门,具体负责森博会各项筹备工作。

2、编制总体方案,落实了办展经费。今年4月,经反复研究,省林业厅下发了《20*中国*(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总体工作方案》。总体方案明确了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确定了参展的竹木日用品、竹木玩具、竹木工艺品等十大类森林产品范围,并明确了参展规模和展位费用,为森博会各项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我局积极向省林业厅和市财政争取经费支持,落实了经费预算。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加强森林火灾防范。森林消防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森林消防安全监管体系,划分监管区块,明确森林消防监管责任。继续加强森林消防三支队伍建设和森林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范。继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抓好政府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的落实,健全日常监管林业有害生物的长效机制。抓好“绿盾护林20*”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松木制品的检查管理,加大松毛虫的监控和防治力度,严防松材线虫病入侵。

(四)抓好一项重建,即林业灾后重建一是安排100万元左右资金全面开展林业保险。根据《*市20*年农业保险实施办法》,制订《林业保险实施办法》,按照可操作性和难易程度,逐步开展花卉苗木、毛竹、森林火灾的保险。二是安排220万元的林业花木生产专项资金,做好林业基地开发、退耕还林、迹地更新、低产林改造、花木规模种植等项目的实施三是安排60万元资金,在大陈镇宦塘村开展千亩毛竹现代示范园区建设,帮助制订规划,推进林地合理流转,加快技术创新和推广步伐,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竹林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