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关于印发第九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造质函[2009]9号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关于印发

第九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贯彻落实局党组提出的“质为先”工作方针,深入研究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长效机制,2008年11月22-24日,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联合举办了第九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通过与会人员的广泛交流、认真研讨、专家点评,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宣传本次会议成果,推动我国森林培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经认真总结和讨论,形成第九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见附件)。现将会议纪要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贯彻落实,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我司造林质量管理处。

电话:010-84238508842381001e-mail:zljcb@126.com附件:第九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主题词:森林培育会议纪要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会议强调,近年来,在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下,我国森林培育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对科学造林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起到了良好的科技支撑作用。一是在树种抗旱性、耗水特点、林分的耗水规律、群落及系统甚至更大尺度耗水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困难地区植被恢复、提高种植技术、调整林分结构及提高森林质量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在森林枯落物降解、林分发育与抚育措施对土壤养分变化、地力培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改进人工林经营技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促进其可持续经营三是对人工林栽培、经营管理中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对提高人工林经营管理水平及种植技术、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有重要指导意义四是对森林碳汇及其计量标准的研究,为充分认识和了解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增汇减排作用提供了依据

会议指出,虽然我国森林培育研究工作成果显著,但是,面对国内国际经济需求,人民物质文化生态需要,森林培育研究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人工林研究课题设置周期较短、变动幅度较大,不能适应对林分进行长期性和持续性研究的特点;二是经营人工林的理念多数仍然停留在追求经济利益,较少兼顾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三是人工林与环境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要正确处理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管理与集约经营的关系;四是实验装备精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会议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国内外林业发展趋势,要针对人工林4经营周期长的特点,增强研究的持续性和长久性,并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相结合,为生态建设服好务;要针对不同林种、不同林分、不同树种,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提高林木生物量和生产力,维持土壤肥力,发挥最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适应森林培育发展的新形势,将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更名为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