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苗管理问题及工作措施

摘要。林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林业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加强林业建设必须要完善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开展林业建设工作。本文分析了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林业种苗管理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种苗管理;问题;措施

林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植树造林工作的不断推进,林业种苗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林业种苗的存活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从林业种苗发展现状来看,多层次共同发展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其中,以国家级和省级的示范基地为龙头,在其他各类种苗生产主体的基础上,种苗示范基地以及繁育中心、良种基地等逐年增多,种苗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发展状态。但是在生产规范方面还存在市场调研不足、设备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1林业种苗生产与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优质的林业种苗作为保障,优质的种苗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措施。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应该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建立科学合理的种苗市场环境,提高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完善种苗的管理措施,以此推动我国林业健康发展,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林业种苗的生产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林业种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从现阶段我国林业种苗的管理来看,管理的方式仍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对于种苗的管理只重视了种植工作,对于后期的管护工作重视不足,种苗的存活率不高,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尤其是专业的技术人才欠缺,从业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加上种苗管护工作比较繁重,造成种苗管护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在林业专业方面培养的人才并不少,但是由于林业建设工作的环境较差,人才引进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林业的专业人才不愿意到一些基层的林业站工作,造成我国林业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2.2缺乏科学的市场调研。在我国的林业种苗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比较传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不足,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种苗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通,导致种苗供应商对于林业种苗的市场动态变化掌握不足,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种苗的培育与管理,造成生产的种苗出现供过于求或者是供不应求的情况,浪费了种苗资源或者是满足不了种苗市场的需求,阻碍了林业建设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种苗市场的调研工作不到位,没有科学地掌握市场需求。

2.3资金投入不足。林业种苗的生产和管理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但是,林业种苗的生产过程比较长,不可控的因素比较多,资金的回收周期比较长,因此,投资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高,社会资金的流入不多,仅仅靠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投资不能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资金投入不足,对于先进设备的引进就不足,同时也阻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导致林业建设进行发展缓慢。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孙志国.林业种苗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相关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23):65-66.

[2]任丽敏.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3):189.

[3]刘凯廷.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