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文章标题: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防范金融风险而制定的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药的方法、措施,从而在信用社的内部形成一种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控制系统。信用社加强内
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风险控制,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管理层在授权处理业务决策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规章制度、程序、手续和方法。它包括:组织结构控制、岗位责任控制。
1、组织结构控制。一是对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控制。首先在组织上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三会”,即:理事会、监理会、社员代表大会,其次要建立人材库,对其个人历史背景、业务素质、综合能力、经营业绩、业务创造与控制能力,进行动态监控,根据综合考察结果,及时进行岗位调整;二是,根据相互协调和平衡制约的原则,配置业务经营、管理和监督部门;三是要保证对要害部位和重要岗位进行制约和监督并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
2.岗位责任控制。加强内控机制必须严格人的管理,岗位责任制是规范员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信用社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可以分解为不同的环节,根据不同环节分设不同岗位,由不同人员负责办理,岗位责任制是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权限,实现定岗、定人、定责,使其各司其责,各负其责,相互监督。岗位分工是根据信用社业务操作环境来确定,对于一些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实行岗位分离,以达到相互制约,预防风险之目的。
3.风险管理控制。当前农村信用社主要风险表现。一是信用风险。借款人由于经营不善或主观恶意等发生债务危机,无力全部或部分按时偿还信用社贷款,造成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二是政策性风险。随着金融机构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基本成了农村主要办理农业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加之,国家近年来对农业的重视,各级政府对信用社信贷支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方面的贷款需求量也成倍增加。由此带来的信贷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个别贷户由于信用观念不强出现了信贷风险,给信用社的经营埋下了隐患;三是自然因素造成的风险。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加之受农产品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自然风险;四是操作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由于信用社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对有关制度、办法、政策把握不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约束,法律意识淡薄,在各种账务处理、贷款发放手续、安全工作等的操作上不规范,直接导致资金及贷款的风险,给信用社的经营带来了风险和隐患;五是道德风险。个别人对信用社各种内控制度、金融法规学习不够,纪守法观念不强,不能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自已行为,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后导致违规违法行为发生,给信用社造成损失。
二、规范操作行为,突出核心控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内部控制制度运行要构筑三道监控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一线岗位双人、双职、双责的事先、事中和事后监控制度;第二道防线是相关部门和岗位之间的互相制约。第三道防线是以内部监督部门(或人员)对
各岗位、各部门和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反馈制度,以实现立体式交叉控制效果。统一规范、完善信用社一系列内控制度,形成一级负责一级、级级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审计责任体系,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全面落实信用社“领导干部、员工责任追究办法”和“五级监督”责任制。一是制定和完善审计人员责任制和审计人员责任追究制,逐步规范审计操作程序;二是制定审计工作实施方案,突出工作重点,着重抓好序时性审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经营责任制审计、专项审计和贷款审计等工作;三是强化案防意识,堵塞管理漏洞,层层签订五级监督”责任制,实施关口前移。把审计监测范围向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岗位、人员及网点等方面渗透,真正起到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作用。
二00六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