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排斥问题探析
一、金融排斥的内涵
金融排斥即直接或间接地排斥穷人以及弱势群体享用主流零售金融服务。金融排斥的内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金融监管相对宽松、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资源逐渐向富裕地区转移,导致了低收入地区的地理可及性障碍。当时的主流金融服务,基本上不将低收入群体纳入考虑,导致了贫富差距加大。贫困地区、穷人难以获得银行信贷,只能去借高利贷;由于主流的保险服务不对这些群体开放,很多家庭难以有效地规避社会经济风险。这个时期,学者们针对金融排斥问题的界定、研究侧重的是地理学分析。而随着金融排斥问题的复杂化,人们在研究金融排斥问题时,除了地理因素外,还引入了社会经济、金融市场等因素。
二、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机构过少
农村金融排斥最初最为明显的诱因就是地理排斥,而现在这个诱因仍然十分突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金融网点过少,要获取金融服务要去金融机构集中区域,期间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2013年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其中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县仅有银行网点50余个,其中大部分在县城,真正服务广泛农村地区的银行网点很少,大量的乡镇甚至都尚未设立网点。农村缺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是信用社,其他金融机构寥寥,淡薄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以及单一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是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2.金融机构促发排斥
农村金融网点比较少,金融从业人员偏少,这使得这些网点只得采取单一的营销策略。而这种策略也对一些经济主体产生了排斥。此外,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这使得金融机构的“定价权”缺乏制衡,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一些网点大幅提高利率,使很多有需要的经济主体被疏远、排除。
3.条件性排斥教显著
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自身的业务风险,制定了严苛的业务评估流程、审核条件,条件性排斥显著。农村经济有其特殊性,农业生产周期长、灾害威胁大,且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在这些金融机构的高门槛下,大量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诸如,个别金融机构需要经济主体提供收入证明,而这在农村明显很难推行,正是这种苛刻的贷款条件,使得金融服务难以惠及更多的经济主体。
4.农村经济主体因素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状况不尽相同,影响金融排斥的指标、因素有所差异,要治理农村金融排斥,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其一,金融排斥程度低地区。为缓释这些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还应该以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的纵向发展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制,吸引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满足日益丰富的金融需求,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金融排斥问题。其二,金融排斥程度重地区。要解决这些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应该制定个性化的缓解政策。一方面要规范非正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要开展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增设农村金融网点,避免地理排斥加剧当地金融排斥。对于自我排斥严重的区域,诸如西藏地区,应该以金融教育、机构试点、金融帮扶为主,拉近金融机构与农户、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增强这些经济主体对金融机构的认识。对于条件排斥严重的地区,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健全农业保险、社会保障体系上,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创新金融机构业务、服务、产品,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效率,减轻经济主体对当地金融发展的消极影响。对营销排斥严重地区,一方面要加强网点建设、开展普及化的金融教育,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金融从业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客户为中心,创新客户帮扶体系,改善金融生态。
四、总结
农村经济,尤其是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金融机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解决农村存在的金融排斥问题。农村金融排斥会导致市场失灵、负外部性效应,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找出农村金融排斥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为此,本文阐述了金融排斥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排斥的治理对策,以期能够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