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工作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各项建设都取得大量成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面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密切相关的农村金融工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金融对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重大意义。随着全面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良好的金融工作局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完善农村金融工作,保证农村金融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为此了解和探究农村当前的金融工作,发现农村金融工作中的问题,显得更有价值与意义,能为农村金融工作的完善与正确发展提供依据,因此本文探究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现状

金融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义上而言,良好的金融工作局面十分有利于社会的问题妥善解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狭义上而言,良好的金融工作局面有利于市场繁荣,生产力发展。为了探究农村金融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分析农村金融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1农村金融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1.1农村金融工作的内容

金融工作简单而言就是指货币的一切行为,货币的流通以及存款,借款等一系列的经济货币行为都可以称之为金融,说的更为通俗一点就是一些和钱相关的活动均可以称之为金融工作。农村金融工作的含义就是给金融工作增加了一个地域限制[1],也就是说发生在农村以及与农村相关的金融工作均可以称为农村金融工作。

1.2农村金融工作的特点

农村金融工作比较于金融工作,由于有了地域的限制,农村金融工作便有了属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分析了农村金融工作内容的基础之上,经过研究和分析,可知农村金融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1)工作涉及面小:农村金融工作的涉及面小,主要是从农村金融工作的体量上来分析,可以说是农村金融工作最为主要的特征与特点。农村金融工作涉及面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村金融工作覆盖经济人群少。农村金融工作所涉及的经济人群较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经济人群少并不是指农村的人群少,而是指农村中参与金融活动的人群少,这就使得农村金融工作的涉及面小。其二,农村金融工作涉及的产业单一,具体表现在农村的金融活动围绕的经济活动基本不外乎农业生产以及劳务所得[2],所以说农村金融工作的涉及面小。2)金融活动形式单一:农村金融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金融活动形式单一。金融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通俗意义上而言,就是有关于钱的一切活动,既然是有关于钱的一切活动,那么这里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存款,取款,投资等一切流通与运作形式。而在农村金融工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金融活动形式单一,所涉及的部门较少,而金融活动最多的便是存款取款,农村金融活动形式单一,一方面十分有利于相关部门对农村金融进行监管,另一方面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只有货币在市场中流通起来才能对市场繁荣产生积极地影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活动形式单一,自然而然就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农村金融活动单一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总的来说,就是一种经济意义上亏损[3]。3)金融工作所依附的市场较小:金融与市场是一组密不可分的概念,主要是指金融活动必须依附于相应的市场才能进行。例如国家的金融主要依附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并且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而农村金融工作所以依附的市场较小,这与农村经济人群的规模小也有关系,即农村的经济市场小。良好的经济市场应当是具有较大的规模,丰富的经济产业链条,以及较强的抗干扰与抗风险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有利于金融的发展[4],在经济学的学术层面而言,就是繁荣的市场经济促进金融的活跃,活跃的金融促进市场的繁荣。总的来说农村的经济市场通常是不具有上述有利因素去促进金融的发展,也就是说农村的金融工作需要更多的政府干预机制,即宏观调控,和更多的经济政策,在保证其正常运转的情况之下,促进其发展,进而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

2当前农村金融工作的问题

农村经济虽然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量中所占的份额较少,但也不能忽视农村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虽然涉及的经济人群少,但覆盖的群体对于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随着全面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前景与优势显而易见。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农村金融工作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方式。当前农村金融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规范性不强

农村金融工作存在的最大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农村金融工作存在着巨大的不规范性。农村金融活动中规范性的缺失[4],这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大大增加了农村经济纠纷,十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以及金融经济工作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其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金融活动不规范。如两人之间的借款行为,在借款之初,由于个人之间关系良好,并没有写下任何凭据以及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后来往往因为某些原因,使得这笔借款就存在了争议与纠纷。这就是一定典型的不规范行为,要是在借款之初就立下凭据,或者有中间人作证,就会避免这种纠纷产生。其二,个体向金融机构借款时存在不规范的行为。由于农村经济人群对相关的金融常识与规则了解不清就导致了向机构借款时偶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通过笔者的调查,农民向金融机构借款,吃拿卡现象在部分地区大量出现。以上均体现了农村金融中规范性不强的特点。

2.2金融意识薄弱

农村金融工作中还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金融意识薄弱,这里所说的金融意识薄弱主要是指农村金融工作中的经济人群。金融意识薄弱。金融意识薄弱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尤其对于农村经济市场的发展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农经经济人群金融意识的薄弱主要体现为,没有清楚地认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于是导致金融活动仅仅集中在存款和取款之间,投资的经营意识淡薄,以至于导致了经济意义上的货币亏损。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农村的金融工作中,主要跟农村经济人群所受教育的程度有关,由于其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就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存在。

2.3依赖性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佘传奇,韦永忠,刘军.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教育研究,2008,(02).16-18.

[3]褚继田.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金融,2010,(22).87-89.

[4]匡爱民,肖生华.简论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7,(0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