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长三角城市党委研究室主任联席会议”暨“中国舟山·和谐社会建设高层论坛”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专家,
同志们:
大家好。正值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欢聚一堂,举行第七届长三角16城市党委研究室(政研室)主任联席会议暨中国舟山〃和谐社会建设高层论坛。这次会议,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作专题演讲。韩院长和樊教授学识渊博、学风务实,今天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我们作精彩演讲,机会极为难得,将为我们深入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提供指导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舟山市委、舟山市人民政府对各位代表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即将作精彩演讲的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舟山是全国唯一的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具有独特的港、景、渔等海洋资源,是全国深水岸线最富集的区域和全国最大的渔场,拥有普陀山和嵊泗列岛两
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舟山还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战略要地。我们把舟山的特点概括为“海天佛国、渔都港城、海防要塞”十二个字。近几年来,我们舟山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生态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突出“发展、平安、和谐”工作主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构建海岛和谐社会取得明显成效。我们主攻海洋经济,以发展求和谐,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部署和习近平书记对舟山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打头阵、唱主角”要求,抓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这一难得的机遇,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必然要求,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作为实现和谐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经济出现旺盛发展势头。2005年海洋经济总产出达到51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16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1%,成为全国海洋经
2济比重最高的城市。“十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年均14.6%的增长速度,人均gdp达到3325美元,在全省各市的位次提升到第5位。今年1-9月gdp增速达到18.2%,位居浙江省首位。我们统筹城乡发展,重民生求和谐,把工作的重心、精力、财力向渔农村倾斜,力求从源头、从基础入手构建和谐社会。从2003年底开始,在全市渔农村开展了“暖人心、促发展”工程,从生产、生活着手,发展渔农业、富裕渔农民。2004年6月起,又从制度、机制着手,引进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建立渔农村新社区,初步建立起以奖励代保障的渔农民养老保障制度。2005年底起,全面启动渔农村小康社区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这几年,渔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2005年,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9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们建设“平安舟山”,促稳定求和谐,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大力推进“平安舟山”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平安支队、平安大队,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2005年荣获浙江省“平安市”称号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我们创建海洋文化名城,讲文明求和谐,以创建海洋文化名城为龙头,开
3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建设“生态舟山”,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建立渔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夯实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在这几年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特别是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统观全局的战略性、立足现实的时代性、注重科学的系统性和指导实践的理论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献,是指导我们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首要政治任务。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快速。当然,我们也看到,经济先发地区往往矛盾也爆发得早,就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问题如果处置不好,也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发展。我们今天在这里借召开第七届长三角城
4市党委研究室主任联席会议之际,同时举办构建和谐社会高层论坛,就是要共同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良策,把长三角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的热土、平安的绿洲。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长三角地区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领先全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也必将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次会议的举办,也是我们舟山学习借鉴兄弟城市先进经验做法的一次极好机会,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全面打造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
最后,热忱欢迎大家到我市各地参观考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预祝第七届长三角城市党委研究室(政研室)主任联席会议暨中国舟山〃和谐社会建设高层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嘉宾和同志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二篇:8-在第八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在第八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发布人:魏巍
来源:行政人事司
浏览次数:52发布时间:2014-08-25
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
2014年8月7日缅甸内比都
尊敬的缅甸畜牧业、渔业和农村发展部吴翁敏部长,
尊敬的老挝国家农村发展与减贫委员会苏瓦纳拉斯副主席,
尊敬的东盟秘书处罗莎-巴拉副秘书长,
尊敬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缅甸办公室库尔班诺夫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
很高兴来到缅甸美丽的首都——内比都出席第八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
中国与东盟十国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专家欢聚一堂,分享经验,交流做法,探讨问题,强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减贫进程。作为本届论坛主办方之一,我代表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对各位代表、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缅方为论坛成功召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关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减贫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减贫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包容性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本世纪前十年实施了第一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前正在实施第二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经过多年的努力,按照中国的扶贫标准减少了3亿多贫困人口,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减少了6亿多贫困人口。
201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阐述了中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按照实现中国梦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中国政府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促进区域性发展,坚持实施精准扶贫,把扶贫开发摆到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促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对现有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增强内生动力,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着力推动机制创新,探索6项机制改革,集中力量解决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6项机制改革。一是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改变单纯追求gdp的倾向,更加突出发展的减贫效应。二是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准确识别贫困村、贫困人口,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一制定帮扶措施,具体落实帮扶责任,实行全国扶贫信息化管理,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三是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对每个贫困村都派驻帮扶工作队,实现全国12万个贫困村的全覆盖。四是改革扶贫资金管理,增加扶贫开发投入,扩大地方统筹资金的权力,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扶贫事权。五是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在实施普惠金融的基础上,对扶贫开发实施特惠金融支持,建立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小额信贷。六是创新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
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包括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贫困村信息化5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3项公共服务,包括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2项农户增收项目。
女士们、先生们: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政府给予重视,政治高层予以推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减贫措施,把实惠落到贫困人口身上;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但是,各国国情不同,减贫路子和方式不可能完全一致,最根本的是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体会在减贫实践中需要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内生动力与外部帮扶的关系。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需要外部帮助和带动,需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但关键是发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通过增强信心、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强技能、提升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是区域发展与到村到户的关系。减贫需要促进区域发展,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完善市场体系、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挥区域带动和辐射作用,同时更需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逐村逐户逐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把区域发展成果转化为脱贫致富的环境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减少贫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减少贫困,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需要政府组织引导。但减贫也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密切合作、协同推进的减贫治理结构。
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贫困问题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社会问题,需要遵循经济规律推动科学发展、遵循社会规律推动包容性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需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减贫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与东盟国家守望相助、安危与共,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国-东盟关系,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007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每年都共同举办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建设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论坛以“深化中国-东盟区域减贫合作”为主题,选题很好。缅方特别是缅甸畜牧业、渔业和农村发展部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做了大量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三篇:广西钦州市市长肖莺子2011年12月3日在第四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在第四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广西钦州市市长肖莺子
(2011年12月3日)
尊敬的王玉庆主任、张忠军代表、张世钢代表、李育才理事长、金鉴明院士、牛文元参事、彭近新理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第四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即将落下帷幕了。在此,我受市委张晓钦书记委托,谨代表中共钦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向给予本次论坛指导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向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中国绿色画报社以及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本届论坛的主题“绿色增长〃绿色责任”,凸显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增长的科学理念,体现了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表达了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本次论坛中,王玉庆理事长、金鉴明院士、牛文元参事、彭近新理事长等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围绕这一主题,针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共同探讨绿色话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的真知灼见,使我们有幸享受了一场丰富的绿色知识的思想盛宴。我们还共同见证了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绿色责任企业及绿色新闻人物受到表彰,共同见证了“碳补偿纪念碑”的揭碑,共同开展了植树活动,将绿色的长青之树、生命之树根植在北部湾大地,也将绿色发展的思想根植于人们心中。我们深信,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必将成为宣传绿色增长,凝聚绿色责任的重要平
1台,必将成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坚持绿色增长,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全球性主题,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和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本次论坛在钦州举行,是对钦州的厚爱与关心,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钦州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不仅要做率先发展的典范,也要做绿色发展的典范。我们将充分利用这次论坛的成果,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的责任,继续坚持“越是后发展越要先规划,越是后发展越要重生态环保”的理念,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施“园林生活十年计划”为抓手,努力把钦州打造成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空气清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让白海豚不走、红树林不少。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坚持绿色增长、实现绿色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让我们用对事业的满腔热忱,用我们的聪明、智慧和才情,为实现绿色发展、共同繁荣而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变革呼唤创新,创新推动进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贯穿着改革创新的理念和精神。创新是我们永远高扬的旗帜。希望在座的全球经济新领军者成为各自领域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多年来,夏季达沃斯论坛成为聚焦中国经济的重要平台,发挥着独特作用。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我相信,夏季达沃斯论坛会越办越好,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多彩风貌,也为世界和中国实现共同繁荣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