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关于应对金融危机的调研文章

**市面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一边应对一边总结,深刻剖析遭受冲击和损失的症结所在,敏锐把握危机中的潜在机遇,不断完善应对思路和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并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一、金融危机对**的影响及分析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主导产业——钢铁产业最先受到冲击。去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基本稳定在高位运行,但8月下旬后形势急转直下,短短一个月内,钢材、钒、钛、铁精矿等产品价格跌幅过半,且基本有价无市。在这股“降价潮”影响下,全市企业纷纷停产、减产,**钒钛产业园区一度仅有10%企业正常生产;企业普遍由盈利转为亏损,攀钢新钢钒公司仅10月份就亏损上亿元;大量意向项目难以签约落地,已签约项目推迟实施,在建项目进度放缓,竣工项目暂缓投产。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工业经济产生了激烈震荡,导致全市工业增速在8月达到24.7%以后,从9月开始连续下滑,直至到11月的16.1%。我们分析,**经济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主要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产业结构较单一,钢铁行业低迷对全市经济的影响十分突出

**是以资源立市的新兴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工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70%。其中,钢铁、钒钛、能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钢铁产业总产值占全市的50%以上。这些产业均属资源性基础产业,集中在产业上游,多与钢铁行业紧密关联。因此,钢铁市场的变化,对**经济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二)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抵御风险能力

近年来,**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经上到一个新的台阶,人均gdp已超过5500美元,正在进入依靠钒钛产业带动钢铁产业,突破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时期;进入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进入依靠县区经济激活全局经济,增强地方带动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总的来看,主要工业产品仍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向下游和高端的延伸才刚刚起步;相当一部分企业刚刚进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领域,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处在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和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还难以抗御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

(三)地震灾害与金融危机形成叠加效应,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困难程度

**“8•30”地震,导致全市70%以上企业受损,大量企业停产或半停产,39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全部停工。恰值此时,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又席卷而来,企业一方面需要资金恢复重建,一方面却面临产品滞销、资金无法回笼、融资难度加大的困境,一些企业好不容易恢复生产,又面临市场销售难、库存积压的尴尬境地;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刚好建成投产就陷入亏损的被动局面。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使**经济腹背受压、遭受重创。

二、以积极的姿态应对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的影响和冲击显露之后,全市沉着应对,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发展难题,工业经济在全省率先实现止滑回升,从11月的16.1%回升到12月的18%,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增速18%的目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7.6亿元,增长14.5%,稳住了阵脚,增强了发展信心。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初步实践中,我们感到以下几个方面十分关键和重要。

(一)准确把握时局,增强信心勇气。应对困难和挑战,坚定信心是关键。国家和省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正在发挥效应,我们对党中央、国务院的调控政策充满信心,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满信心,对**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具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发展基础,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后劲充足,只要稳住经济的基本面,把握发展的大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全力破解项目、资金等瓶颈问题,就能化解发展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提出了“两个决不”的应对要求,即坚定不移地推进“四个倾力打造”,决不能因为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打乱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完成经济增长任务,决不能因为当前的困难降低工作标准,增强了全市上下直面挑战、主动应对的勇气,坚定了全市上下共渡时艰、战胜困难的信心。

(二)寻找危中之机,争分夺秒发展。金融危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危机应对好了可以转化为机遇,机遇抓不住反而会加重危机,必须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通过对政策和形势的分析研究,我们看到了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契机,看到了国家和省上扩大内需对我市经济强劲拉动的重要机遇;看到了建设和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对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看到了各方面对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支持。为此,我们确定了“抓住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两大机遇,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四个倾力打造”,全力以赴扩大投资规模,争分夺秒加快恢复重建市委书记关于应对金融危机的调研文章,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思路,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止滑回升,尽最大的努力加快发展。

(三)强化责任意识,弘扬实干精神。如何应对危机实现止滑回升、爬坡上行,是对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现实考验,对干部精神状态、工作水平的更高要求。只有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实干的工作姿态投入工作,攻坚破难,奋力拼搏,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我们要求全市广大干部要本着对**历史和全市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应对金融危机和“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的各项工作中,带头抓项目、带头抓招商、带头抓落实,靠前指挥、靠前协调、靠前推动,真正把心思凝聚到事业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落实上,以实干兴攀,以实干富民。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推进产业层次延伸。针对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工业结构亟需调整、产业亟需升级问题,坚持“存量调结构,增量调方向”的思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推动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力争2009年攀钢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钢城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推进特色园区建设。我市有省、市级产业园区6个,入园企业达到231户,投资超过120亿元。下一步,将依托产业园区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努力把各类园区打造成为优质服务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技术创新的平台、产业集群发展的基地,加快推动各产业园区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局面。两年内把钒钛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以钒钛产业为主导的“百亿园区”,各县区分别建成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中央和省委出台的一揽子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发挥效应,以及我市实施投资拉动、帮助企业渡难关等政策措施开始见到效果,全市经济在去年11月下滑触底的基础上实现止滑回升,开始向“回暖”好转。全市企业开工率逐步提高,用电量开始恢复,企业产品销售量开始增大,积压库存大量减少,一些工业产品价格止跌回升。市委、市政府正按照既定的应对策略和工作目标,从各个方面加紧努力,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全力以赴确保一季度“开门红”,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