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1】
为期4天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闭幕,逾6000字的会议公报同日发布。从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到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全会着眼未来5年乃至15年发展提出的建议,勾勒出一个有未来感的中国,让身处各地的中国人和关心中国的海外人士,对中国发展路径有感知亦抱期待。
这份未来感,来自于当下发展的现实感。随着中国从一五计划行至十三五规划,凡事预则立已深入国人血液和骨髓。五年规划制定日益成为确保中国沿正确方向、以正确节奏朝目标努力的动力源,充实着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的执政智慧。
在研判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上述重要目标由经济、科技、市场、教育、文化、法治、生态等众多领域一个个具体目标组成,共同勾画出面向未来的目标路线图。
这份目标路线图现实感与未来感兼具——既扎根现实,体现未来发展之于当下既有成绩的延续性;又着眼未来,凸显对十四五时期乃至二〇三五年发展预期的前瞻性。具体而言,发展目标兼顾近与远,平衡未来五年要做的重点与到二〇三五年预期实现的远景;融通大与小,统筹总体发展大目标与细分领域的小目标;把握上与下,既为顶层设计精准谋划,也为基层实践留出创新空间。
这份未来感,亦指向普通人的幸福感。谋幸福一直是关涉中共初心和使命的大事,它并非凭空而生,不仅源自每个人对自身实际需求满足、利益获得、生命财产安全等的主观体认,也有对获得感、安全感的情感体验和升华。从就业、教育、社保,到健康、科技、环保,每个关心自身福祉的人都可从全会公报中读到关涉切身利益的段落,尤其在民生安排上,这份未来感与每位个体息息相关。
人首先是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一笔——正如全会所展望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中,人亦居于突出位置,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从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到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全会均有明确。
而全会所提重要措施实则是提升人们幸福感的一个个具体注脚。无论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还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无论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还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无论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这些都是在为中国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夯实基础。
这份未来感,明晰中国置身世界变局的方向感。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百年未有大变局之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科技等领域正经历深刻调整。步入后疫情时代,中国如何应对加速变化的变局。如何应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从设定目标到提出举措,全会表明,以开放求共赢仍然是中国坚持的方向。
从远景目标看,全会提出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从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看,全会提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从具体部署看,全会强调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循全会所指路径,中国以开放合作言行回应世界,将继续为世界贡献发展红利,和合作伙伴共同受益于未来。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活是一个七日接着另一个七日,那么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五年接着另一个五年。相信随着明年中国发展新规划路线图的铺开,在向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迈进的路上,更多的未来感将层出不穷,发展所带来的聚变将最终惠及所有人的美好未来。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公报还显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全会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高飞认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体现,而非相反。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意味着未来中国在与世界的合作中,自身的市场要素将变成一个显著优势。而过去,中国更为明显的是劳动力优势。
但不变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对于世界将继续意味着更多的机遇。高飞指出,正如习近平本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所说: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