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河县城区环境综合治理的调查研究报告
今年六月份,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与市社科联联合开展的关于城市管理的调查研究,成为今年河北省社科联大型民生调研课题。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并借此契机争创“省级园林县城”。为此,2011年9月21日,县委、县政府启动了《香河县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既注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又关注了市民环保意识的加强与提升,真正做到了“软硬兼施”。在方案的实施中,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我县交警大队、综合执法局及相关分包责任单位,做出了明确要求和统一部署。现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县交警大队、综合执法局及相关分包责任单位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县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香河县素有“京畿明珠”的美誉,在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版图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位置,是京津冀城市群的黄金节点。近年来随着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确立和北京东扩步伐的加快,香河县提出了建设首都卫星城京津后花园的发展战略。为此,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着力打造“和谐香河”“文明香河”“魅力香河”。
二、我县各级各部门对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交警大队——突出整治了城区交通拥堵现象
由于私家车的数量猛增,交通拥堵的现象也随之而来,城区的主干道承受着巨大的负担,愈发感到“力不从心”。为此,我县交警大队抽调大量警力,采取各中队联合监管的形式,确保城市交通的畅通无阻。同时,健全长效机制,狠抓薄弱环节,从早晨六点至晚上十点,对城区主要街道进行不间断巡查。车辆必须在泊车位内临时停放,对违法停车行为,予以口头警告并令其立即驶离,对于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的,使用牵引车强制牵引或张贴违法停车处罚通知单,并拍照取证,做到痕迹化管理;对违法载人、客货混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对无证无牌、牌证不全、未按时参加审检的车辆,一律予以暂扣。在其努力下,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各种车辆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也能够穿梭自如,“各行其道”,很少出现交通拥堵现象,民众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
另一方面,交警大队严厉查处酒后驾车行为。每次行动前,分析当前面临的工作形势,要求全体民警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强化整治决心、信心。同时认真研究查处酒后驾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警力配置、分工配合和检查督导等工作,确保重点路口路段不漏管失控,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严查酒后驾驶的高压态势,并借整治行动切实提高自身实战能力。
综合执法局——扎实开展城区净化、美化建设,改善城区面貌
在河北省“三年大变样”口号的引领下,我县对城区沿路临街各经营门店、生活小区居民楼等建筑立面进行了统一的修补、粉刷、整装等“美容”任务,街街有特色,道道有风格。整齐划一,而又不失灵动;焕然一新,而又不显生硬。不过,县委、县政府也充分意识到,改换面貌容易,难的是如何使“美容”后的城区“永葆青春”。为此,我县综合执法局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打了一场漂亮的“城区环境整治工程”攻坚战,具体成果如下:
1、县综合执法局抽调大量人力,拆除城区主要道路两侧的大型户外广告,拆除城区道路树木、线杆、围墙、站牌、电话亭、交通护栏等处随意设置的各类广告,拆除影响市容市貌、破坏建筑风格的各类广告,清理商业店铺面积过大的门头招牌;利用高压水枪,帮助一些商户清理店铺门窗上顽固的诸如“办证”一类的黏性很强的广告贴纸,同时与门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要求其“退路进厅,还路于民”。至于过街横幅,除县委、县政府组织的重大活动外,其余由综合执法局审查批准后方可悬挂,否则一律不准悬挂。
2、对迎宾路上夜间随意摆摊的不法商贩进行清理。尤其是在夏季,傍晚时分,正值民众下班高峰期,而迎宾路的两旁早已被一些小商贩“占领”,沿街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和有奖娱乐活动的设备,显得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为此,综合执法局本着既要清理私自圈地的不法商贩,又要方便百姓生活的原则,将这些灵活机动的商贩
统一安置在府前街东侧的夜市区域里,并明确划分夜市区域,制定管理措施,安排专人管理。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执法局提前与施工方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要求沿街各建筑施工单位要按规划设置标准围墙,严禁施工材料挤占道路和随意挖掘破坏道路。
4、每天晚上的人流高峰期,在广场上播放“香河县人民文明公约”,对城区随地吐痰,践踏绿地,攀折树木,乱扔烟蒂、果皮、纸、口香糖等不文明行为,由综合执法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5、综合执法局的相关力量还在迎宾路、新华大街、新开街两旁的各商户门前划分好停车线,并进行大力宣传,倡导人们本着整齐、紧凑的原则,合理、有序地停放各种车辆(尤其是自行车),很好地配合了交警大队的工作。
环卫局——突破传统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作效率我县的新华大街,饭店比较集中,每天(尤其是晚上)会制造出大量垃圾,清理起来任务重,难度大。为此,我县环卫局重新部署力量,统一时间,在每天深夜抽调车辆,主动上门为各饭店清理垃圾,极大的减少了垃圾的露天存放时间,净化了城市空气。这种创新举动,既及时清理了垃圾,又避免了市民上下班的高峰期拥堵,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
分包责任单位——因地制宜重塑形象,深入贯彻方案精神
各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城市综合治理方面的各项基本要求,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发挥创新能力,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区域特色,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抓好庭院绿化工作。一方面遵守“垃圾白天不出门,晚上不落地”的公约,另一方面施行了釜底抽薪的举措——倡导“绿色办公”,减少垃圾生成。很多单位做到了店外无垃圾,店内无堆积。
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民维护城区环境的意识有待加强。近几年,香河大变样,而市民的卫生习惯和意识并没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水涨船高。部分公民道德意识缺失,面对着城市综合治理的浪潮,他们却冷眼旁观,置身事外,不能体会到城市变革带来的美感,因此,也不懂得维护市容市貌,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乱倒污水,乱丢垃圾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整洁与脏乱并存,城市综合治理有待扩展和深化。城区环境得到治理,而周边则卫生死角未切底解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停,美与丑在此形成强烈的反差。当然,这也是由于我县城市建设起点低、基础差引起的,周边的许多环保设施严重滞后。
(三)外地车辆闯红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由于我县的交管部门在信息处理方面还没有实现与北京联网,不能资源共享,因此个别京牌车辆便有恃无恐,甚至明闯红灯,违规行驶,给市民的出行带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有悖于建立“和谐香河”的指导思想。
四、对城市综合治理工作的一点建议和体会
的确,一个城市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外表上。城市容貌体现着县领导的发展思路,城市容貌彰显着本地的区域魅力,城市容貌凝聚着一方百姓对故乡的温情。对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首先体现在市容市貌的建设上。再深入地思考一下的话,其实,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仅需要“涂脂抹粉”。“外表美”固然重要,“内涵美”也同样重要。我想,更深层次的城区治理方案早已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心中酝酿,那就是进一步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完善城区排水系统,对建设高层建筑时常年日夜不停抽取的地下水进行充分利用,等等。正所谓“内外兼修”,地表要美化,地下也要优化。
我们坚信,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定会从长计议,高瞻远瞩,为香河的百姓提供一种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为香河的开发商提供一种更为舒适的投资环境,为香河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插上理想的翅膀。正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所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香河县第三中学
李
松
鹤
2011年12月7日
第二篇: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查报告长宁县古河镇兴河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查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提升城乡环境形象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与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城乡形象魅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省委刘奇葆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脏乱差不是小事,事关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事关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关系本地城镇形象和竞争力。为此,古河镇兴河社区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为深入推进综合治理工作,我们对兴河社区100户城镇居民整治情况开展民意调查,了解干部、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满意度、支持度、参与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古河镇兴河社区部分居民住户、城乡结合部住户、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的,调查中,男性占48.54%,女性占51.%;年龄在18—30岁的占5.85%,3l一45岁的占50.29%,46—60岁的占43.86%。其中机关工作人员占5.26%,企业工作人员占7.02%,社区(居委会)人员占32.16%,个体、私营单位工作人员占10.53%,城乡结合部居民占18.13%,待业人员占9.94%,离退休人员占9.36%,其他占7.60%。
二、调查内容
调查显示。99.42%的社区居民都知道正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0.58%的居民不知道这一工作。86%的居民参加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14%的居民没有参加。100%的居民认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必要。100%的居民支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100%的居民认为应该长期坚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84.91%的居民感觉居住环境相比治理前有了极大改善;
9.82%认为没有多大变化;
5.26%认为仍然存在部分脏、乱、差现象。
17.54%的居民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体评价是非常满意;64.33%是比较满意:
18.13%是一般。
33.25%的居民认为应大力开展环卫知识学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22.88%认为应聘请失业人员,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监督;
18.16%认为应公布举报电话,群众举报监督;
25.71%认为应主管部门不定期巡逻检查,对不良情况通过媒体曝光。
24.56%的居民在遇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应采取不等不靠,主动上前清理处置;
36.26%的应采取上前劝阻,监督当事人立即清理;
38.01%应采取向主管部门或社区居委会反映;
1.17%的居民是怕惹麻烦,视而不见,悄悄离开。
17.36%的居民认为在城乡环境问题上乱摆设摊点需要加强整治;
15.64%的认为车辆乱停乱放需要加强整治:
16.5%的认为乱张帖广告需要加强整治:
7.51%的认为违法违规建设需要加强整治;
16.01%的认为垃圾乱倒乱扔;
12.1%的认为有卫生死角;
10.22%的认为乱排放污水、4.56%的认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调查结果显示:
1、环境卫生。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社区环境卫生认为很满意的占42.2%,认为满意的占39%,认为一般的占8.08%,认为不满意的占
4、04%的为很不满意。不满意理由,认为小街小巷脏、乱、差的占3.04%;认为城乡结合部治理不彻底的占9.15%;认为集贸市场治理污水排放不彻底的5.53%;认为街道保洁差的占21.28%。
2、市场管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我镇市场管理认为很满意的占11.01%;满意的占35.35%;一般的占48.48%;不满意的占3.13%很不满意的占2.02%。不满意理由,认为摊位乱设乱摆的占2.21%;占道经营的1.03%;集贸市场管理不规范的占1.82%;集贸市场基础设施太差的占7.95%。
3、交通管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社区交通管理认为很满意的占2.02%;满意的占30.30%;一般的占47.47%;不满意的占19.19%;很不满意的占1.01%。不满意理由,认为车辆乱停乱放的占42.55%;临时停车区域不够的占3l.1%;修车、洗车管理不规范的占10.64%;车辆沿街沿路带入坭杂物的占4.26%;二轮摩托车治理不彻底的占10.64%。
4、施工场地的管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施工场地的管理认为很满意的占3.03%;满意的占35.35%;一般的占41.41%:不满意的占19.19%;很不满意的占i.01%。不满意理由,认为噪音扰民的占50.00%;垃圾没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占30.00%;公共场所放养宠物的占20.00%。
5、环境保护。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环境保护认为很满意的占3.03%;满意的占35.35%;一般的占41.41%;不满意的占19.19%;很不满意的占1.1%。不满意理由,认为污水处理不彻底的占37.14%;垃圾没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占14.29%:公共场所放养宠物的占48.57%。
6、广告管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社区广告管理认为很满意的占30.5%;满意的占26.26%;一般的占46.46%;不满意的占23.23%;很不满意的占4.04%。不满意理由,认为广告乱贴乱画的占5.21%;广告牌不规范的占7.14%;“牛皮癣”治理不彻底的占1.79%;路灯设置和管理混乱的占5.36%。
7、城市绿化和亮化。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绿化和亮化认为很满意的占1.01%;满意的占45.45%;一般的占4.49%;不满意的占4.04%;很不满意的无。不满意理由,认为社区园林绿化差的占33.33%;公共区域亮化差的占16.67%;主要街道亮化差的占66.67%;背街小巷照明差的占33.33%。
8、公民卫生和文明常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公民卫生和文明常识认为很满意的占11.01%;满意的占58.28%;一般的占24%;不满意的占7.17%;很不满意的无。不满意理由,认为普及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不深入的占44.44%:未成年人卫生文明教育不够的占33.33%;开展“文明出行、平安回家”教育活动力度不够的占22.22%。
四、对策措施:
为切实做好城乡洁净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彻底改善社区城乡环境面貌,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加快社区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按照上级“关于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相关要求和安排部署,社区高度重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宣传发动,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加大经费投入,找差距、鼓后劲、添措施,使我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更进一步的成效,
1、领导重视,广泛发动。一是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一班人,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站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惠民工程来抓。社区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单位)、社区干部、居民组长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组建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社区成员单位也相应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方式,营造了浓郁的整治舆论氛围。先后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在集镇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设置宣传点5个;制作了大型宣传广告、标语10幅。社区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知晓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百姓参与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大提高。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初步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和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2、加强宣传活动、城镇管理深入人心。一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举措,在辖区内开展多次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专题会,逐步树立“人民城镇人民管”的全民城管意识;二是围绕“门前五包”活动的开展,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单位进行“人人动手、清洁城镇”主题宣传活动,主动打扫门前卫生,清除“牛皮癣”,维护各类设施,爱护树木花草,不越门经营,不出摊占道,自觉维护门前秩序;三是组织社区居民、学生和相关部门机关干部走上街头开展义务清扫活动,并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和居民参与;四是把城镇管理队伍、治安综合治理队伍、民兵队伍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发挥三支队伍作用。在“创一方繁荣、保一方平安、促一方文明”独树一帜,维护好辖区群众的安全和生产、生活环境,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受到群众的好评。
3、突出重点,集中整治。以公路、河道沿线、农贸市场、建筑工地、背街小巷、集中居住区、社区院落为重点区域,以农村垃圾处理、“牛皮癣”清理、小流域治理、扬尘治理为重点对象,以治理“五乱”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在“8.29”洪灾期间,最短时间开展集中整治淤泥、清理渣杂。社区共调集车辆10余辆,出动人员300人次,投入资金2万余元,清掏沟渠2公里、污泥500余吨,清理社区卫生死角积存垃圾20吨,清理院落集中居住区杂物50余处,清除“牛皮癣”100余处,拆除不规范户外广告14处,规范车辆停放300余辆,城乡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五、建长效机制:
社区环境卫生关系到居民身体健康,一个好的环境对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振奋人们精神起着重要作用。为维护社区卫生整洁、亮丽美观、规范卫生管理,特制定如下环境卫生管理机制:
1、门前、屋后五包,(即。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店面、包文明)。保持清洁、干净。不准占道摆买、越门出摊,不准在门前屋后、街边、路边堆放杂物,
2、遵守垃圾的收、倒制度,不准乱倒乱堆,遵守余泥处理制度。并负责清理干净。
3、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草、木、绿化设施及公共环境卫生等。损坏公共设施、绿化的草、木,应罚款及加倍赔偿。
4、切实治理‘五乱’现象(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摊位乱摆),
5、不随意丢弃垃圾,做到垃圾袋装,倾倒垃圾在指定地点,(即垃圾房或垃圾清收车辆),
6、居民要养成文明言行、不讲污言秽语、不损害他人权益、不破坏公共卫生,自觉维护城镇环境卫生。
7、社区内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十户联动工程。
8、城乡环境大整治,开展社区居民人人参加、个个动手,爱国卫生活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第五篇。彭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查报告彭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查报告理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利用假期回到我们的家乡调查了解农村、城镇以及城乡结合部环境现状,在了解家乡环境的同时希冀提出一些有用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改意见,为家乡的环境治理尽一份力,也希望我们的家乡不要以污染环境和损害乡亲身体健康为代价来发展城市经济。我们此次走访了彭州的城区、部分城郊和周边农村,回到阔别数月的彭州,来自环境的巨变正在叩击我们的心怀,在这途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经过灾后重建的充满活力的彭州。灾后重建,让彭州市经济社会重新焕发活力;环境治理,让彭州面貌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是一种有震憾力的转变。因为,美对视角的冲击力,本身就变成了一种生产力。而且,这种力具有穿透力。从城区通过示范线,延伸到村庄的每个安置点,延伸到基层的每个盲点死角——环境的巨变,也就涵盖了城和乡。扮靓城乡。彭州拉开了旷日持久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并将之作为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推进。按照城乡统筹的总体部署,彭州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和石化项目建设”等机遇,提出了“一抓巩固、二抓建设、三抓示范、四抓提升、五抓长效、六抓效能”的工作思路,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四二一一”总体战略为指导,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创新不断,协同推进。日渐清爽美丽的彭州,正在向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挺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彭州市委、市政府将之列为重要工作内容,举全市之力推进。全市各级组织均建立了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在全市城乡建设与管理大会上,明确2010年治理工作目标以完善基础设施、塑造城乡形象、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管理为重点,并按照“五个一样”的要求,不断强化环境卫生、秩序的日常管理和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从2010年的元旦、春节期间开始,一场“清爽城乡大行动”活动就已经拉开。彭州各级重灾镇以拆除板(棚)房、清垃圾、清杂物、勤还耕、强管理为重点,城区和场镇以治理垃圾乱扔、摊位乱摆、车辆乱放、广告乱贴为重点,农村以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水、清污泥为重点,组织群众全面清理脏乱现象。强化指导和督查,对检查出来的40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纳入了问题库管理并要求限期予以整改。而在城区交通市容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中,彭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采取中心隔离、增加转弯半径、临时打通便道进行分流、禁左等工程措施,并加大对违章占道行为的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占道临时停车场(点)的规划、审批和监督管理,对超时经营或擅自延长、变更停车时间以及超范围经营、车辆停放方式与审批不符等情况的停车场(点)进行清理和规范,继续拆除占道停车场,优化城区停车场结构。强化对机动车违法乱停的查处力度,以次干道、中小街道为重点,严查严处机动车占用行车道、人行道、盲道等违法停车行为。做到还路于车、还道于人,营造了秩序良好、城市清爽的环境。在2010年“持续治七乱、整洁迎五一”攻坚月活动中,彭州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切实履行职责,不断深化垃圾、摊位、河道、市场、广告等专项整治活动,强化督察和问题曝光。此外,彭州还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文明劝导活动,并拉开了扬尘治理行动。为营造良好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氛围,全市上下全方位开展城乡环境管理宣传工作,形成齐抓共治的治理合力,并且各级干部与治理工作人员一道深入商家店铺、街道社区、学校及农村,深入开展“门前双五包”和宣传发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维护市容环境秩序,逐步实现了“清爽彭州”的目标。同年五月十二日市政府下达了《彭州市2010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面贯彻落实2010年国务
院九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总体要求,切实解决当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和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饮用水安全、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填埋、重金属、医药生产行业为重点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的活动。市环保局牵头,联合市水务、建设、城管、农发、工业、畜牧等部门及各镇人民政府,加大对全市建制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行为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居民生活污染的清理整顿工作及治理力度,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查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水污染环境违法行为,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尤其要高度重视灾后全市集中式安置区(点)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的环境安全。对城区集中式供水点、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地表水、地下水的水环境进行专项检查,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并对13个农村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专项检查,消除影响保护区水质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清除区内所有违规畜禽养殖、农家乐、屠宰场,严格控制生活污水排放、网箱养殖活动。由市水务局牵头,市环保、工业、建设、城管等部门配合,加快镇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确保镇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0%。同时,对排入市政管网严重超标、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工业企业进行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强对彭州市水质净化站、濛阳镇污水处理厂的巡查,要确保其正常运行、出水水质达标排放,在线监测运行正常、准确,污泥日产日清,处置安全,确保彭州市水质净化站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同时不断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工程。污水处理厂不得通过管网收集超标企业的生产废水,禁止企业从下水道排放重金属污染物。指导规模养殖企业选择不同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通过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减少环境污染,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90%,粪便综合利用率≥95%。由市城管局牵头,市环保、建设、卫生、水务等部门及各镇人民政府配合,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加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力度,关闭镇、村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运至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充分考虑我市集中居住区(点)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的收集、中转设施规划,实现对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由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业、安监等部门及各镇人民政府配合,对重金属行业(铅、镉、砷、汞、小电镀、小制革、小冶炼)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清理。重点查处没有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条件、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的企业,没有治理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含重金属废渣堆放处置不符合法规、标准的企业,未按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的企业。对超标排放的重金属生产行业作顶格处罚,并限期整治,对治理无望的重金属生产企业一律取缔。//在整治后建立了督察制度,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巩固整治成果,防止企业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规范和完善了挂牌督办制度,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做到处理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加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水质监管,建立污泥转移联单制度。加大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畅通“12369”投诉渠道,营造出了群众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近期,从2010年12月起到2011年春节前,彭州开展了创建“五十百干”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盲点死角治理专项行动,用行动贯彻“环
境治理要向基层延伸、村庄延伸、向盲点死角延伸,攻坚破难,一抓到底”的精神。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彭州市民正逐步形成“把环境美变成第三生产力”的共识。从2010年12月1日开始至2011年1月10日为全面整治阶段,主要工作归纳为“清、拆、配、修、管”五个方面。“清”:清垃圾、清液泥、清建渣、清杂物、清立面等;“拆”:拆除违章搭建、拆除违规广告(店招)等;“配”:配置环卫及其它市政公用、交通设施等;“修”:对道路、沟渠、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全面修复或更新,实现路平、灯亮、沟通;“管”:加强市容秩序的执法管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大保洁、清运力度。此次专项整治的范围是城区、场镇的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农村农户,河道两岸及其周边,废品收购站及其周边,各类市场、养殖场及施工工地等。在“五十百千”示范创建活动中,彭州市分别在磁峰镇鹿坪村、濛阳镇、葛仙山镇永乐村组织召开示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