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研讨发言提纲大力选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

大力选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提出,要坚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大力选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需要组织部门在精准识别、科学选用、激励保障上下功夫,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脱颖而出、有为有位,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一、立好鲜明标尺,确保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识别出来

以人民为中心、按实绩用干部、凭公认作取舍,是新时代选拔任用干部的内在要求。实际工作中,怎么认定实绩、把握公认,需要用立体多维、鲜明具体的标尺来衡量、来识别。

一要用政治标尺来衡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看一个干部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看政治立场,看干部是否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上清醒坚定,是否在坚持人民立场上旗帜鲜明,是否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国之大者”牢记在心;二看为民情怀,看干部在抓工作干事业上是否自觉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利益看得比天大,是否始终坚持眼睛向下、像焦裕禄同志一样有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是否一心一意、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三看责任担当,看干部在事关党和人民利益的重大任务、重大斗争、重大风险挑战面前,是否敢于挺膺负责、迎难而上,是否有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勇毅定力。河南在政治素质考察中,探索开展专项测评,细化正负面清单,对每一名干部的政治表现进行分析研判,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一票否决。

二要用实绩标尺来检验。评价一个干部干事创业的效果,不仅要看他干了什么事,更要看他干成了什么事,创造的业绩是否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正确处理好台上与台下、当前与长远、一时与一贯的关系,既看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又看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既看当下的成果成效,又看过往的基础差异;既看推动改革发展的力度,又看服务群众的温度;既看以点带面的典型引领,又看整体推进的质量成效,真正把干部的成绩单、贡献度看清看透看准。河南坚持以结果论英雄、从过程找经验、用实绩来检验,为干部建立疫情防控、防汛救灾、项目建设、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实绩档案,形成了实绩好“戴帽子”、实绩差“照镜子”、出问题“打板子”的鲜明导向。

三要用群众标尺来评判。评价一个干部,不仅要听取其上级组织和领导的意见,更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看干部的政声民声、乡语口碑,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持续提升。河南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开展第三方民意测评,注重通过基层干部群众和服务对象的评价衡量班子和干部政绩;在推进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上,压实市县乡党委责任,创新开展村(社区)“五星”党支部创建,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平安法治、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等纳入创建内容,干得好不好交给群众来评判,激励引导各级干部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要精准培训提能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很多领域都是理念、机制、手段的重塑,对干部的政绩观、专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凡事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政绩观教育,切实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引导干部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提升专业能力,紧盯高质量发展的难点、高品质生活的痛点、高效能治理的堵点,开展“靶向培训”,引导干部锻造干事创业宽肩膀、硬本领,做到脑中有思路、眼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河南围绕“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目标,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举办“中原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高级专题研修班,推进“十大战略”进党校,实行干部专业培训学分制,有力促进了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

二要实践锻炼壮筋骨。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贴近群众、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才能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全面型人才。鼓励引导广大干部到基层一线扎实历练,建立完善干部到基层磨砺、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培养链条。有序推进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交流,围绕服务保障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任务,有计划地选派干部任职挂职,让他们多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在重大斗争中历练成长。着眼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储备干部、蓄积力量,大力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墩苗育苗”计划,一次性拿出近千个岗位实施双向交流任职,坚持不系保险带、不贴标签、不搞路线图,让干部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大风大浪中赛马、大风大浪中选拔。

三要激励关爱促担当。对干部负责、为干部担当,是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支撑。政治上激励,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及时通报表扬,在职务提拔、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工作上支持,为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特别是把“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具体化,稳妥推动被问责和受处分影响期满、符合有关条件的干部合理使用,帮助干部扔掉包袱、轻装上阵。制定为基层减负工作责任清单,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依规依纪依法严查诬告陷害行为,为900多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待遇上保障,落实好干部休假、体检、医疗等关爱措施,特别是对长期奋战在一线、踏实工作、勤恳为民的基层干部,在晋升职级、提高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心理上关怀,对承担任务重、承受压力大、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干部,加强心理疏导,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张弛有度、健康阳光地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