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困难对策(土地方面)
中小企业发展建设用地对策初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总量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已成为拉动经济、构造和谐、维护稳定的一驾马车。然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起点低、分布散等“先天性”不足和长期受产业层次低下、人力资源匮乏、资金筹措困难等传统性因素特别是当前的土地瓶颈困扰,中小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众所周知,土地难题得不到有效破解,中小企业便不具备从空间上存在的可能。在当前地根紧缩的大背景下,制约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下面,本文仅围绕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建设用地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建议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曲靖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设现状及其特点
发展经济,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重大轻小的观念,缺乏以发展眼光和战略思维看待中小企业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从发展中小企业起步,民资外资一起上,二三产业连续上,初步建成了“星罗棋布、活力四射”的企业社会。曲靖市中小企业同样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近年来,曲靖市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创业人员的扶持力度,建立了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专项用于支持自主创业。截至目前,曲靖市非公有制经济户数达到11万余户;从业人员近40万人,吸纳的就业人数占曲靖市就业人数的75%;注册资金突破200亿元,占区域gdp比重达40%以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曲靖市中小企业在实践中有了新的跨越,在理论观念
1上有了新的突破。曲靖地处西南边疆内陆地区,较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受经济发展继承性、地理环境地域性和人文理念传统性的影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局限性仍然较为明显,主要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规模小,御寒能力不强。以小企业居多,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很弱,一旦受到宏观政策调控影响或意外生产事故,企业很容易“感冒”,御寒能力较弱。
(二)层次低,技术含量不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差。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产值不高,自我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不强。
(三)人才乏,管理水平不高。实力有限,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走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人才尤为短缺,大多数为家族式管理,成长期短,规范化不足,管理相对落后。
(四)筹资难,发展后劲不足。投资渠道多为民间借贷,利息高,风险大,企业的资信等级不够,贷款担保难,“大银行”与“小企业”的矛盾普遍存在
二、曲靖中小企业用地现状
中小企业是链接城乡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桥梁纽带,中小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过去较长时期,中小企业发展用地往往是在一种无规划、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直到本世纪初,由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示范带动和土地储备制度的确立,出现了两个倾向:一是以集约用地为核心的土地储备制度得到发展,城区土地得到高效利用;二是以大量圈占土地为代价的中小企业迅速扩张,大量的土地特别是规划区以外的土地被浪费、闲置或破坏。笔者在工作当
2中,经调查研究,曲靖中小企业用地现状集中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租代征日益突出
以租赁的形式,擅自把农村的土地用于非农建设,这就是以租代征,也是近年来中小企业用地上凸现的一种违法形式。近年来,随着农地征转成本等相关费用的提高,一方面,业主受眼前利益驱使,以租代征往往广受青睐,另一方面,村集体为“赚点外快”,不惜占用耕地搭建出租厂房的“积极性”较高。以租代征非法占地建厂,在曲靖并非个案,从众多的厂房、仓库租赁广告中可窥一斑。以租代征,其实质是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在规划、计划之外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同时逃避了履行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义务,其结果必然会严重冲击土地管理基本制度,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土地尤其是农用地,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为此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不允许以租代征等非法占地行为。
(二)圈地现象时有发生
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个体企业或是集体企业,文化底蕴相对落后,集约用地、科学发展的意识淡薄,往往缺乏对国家土地政策的了解,在思想上始终渗透着“不圈白不圈,占了就占了”的错误想法,特别是农村集体自办实体,存在一种“自家土地,想咋用就咋用”的不良思想,圈地现象极为突出,造成相当一部分土地闲置或破坏。
(三)批占不一不容忽视
3部分企业虽按一定程序进行用地报批,但囿于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往往少批多占、批甲占乙、先占后批、批而不用,极大的扰乱了国土部门对土地市场的监管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曲靖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用地难题
笔者认为,无论从政策的层面,还是从现实的角度,中小企业在用地上的困难主要是“四大难”:
(一)报件门槛高,用地报批难
组织土地报件必须具备立项、环评、水保、林地等基础性支撑材料,立项难、环评难等困难是项目单位面临的普遍性困难,也是导致报件报不出而被省厅“关门在外”的主要原因。可见,前置条件欠缺,报件门槛高,将导致报件无法报出,或条件不具备,上报速度迟缓,大型企业国有建设用地如此,中小企业用地亦然。
(二)用地指标少,项目落地难
随着国家土地供应形势吃紧,在国家控制总量、地根紧缩的大背景下,用地保障难是当前全国范围内面临的一大难题。每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实行总量控制,而不是按需分配,自上而下逐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在用地保障上只能保大放小,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就无法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用地,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亦是各级政府和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对新的矛盾体。
(三)后备资源缺,占补平衡难
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18亿亩耕地红线不得突破,在耕地保护上“闸门”紧锁。就我市而言,可开垦后备
4资源相对不足,耕地占补平衡难,新增耕地更难。现在国家提出在新增建设用地报批上实行占补平衡、占一补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实行零地技改是缓解用地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厂房改建和加层、内部土地整理等途径,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产出率,实行零用地改造。在这个方面,我市仍处于滞后阶段。外省某市积极鼓励工业企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政策,对翻建和建造三层及三层以上厂房的,不再收取土地价款,涉及的城建配套费全额减免,其他有关规费减半收取,这些
11政策深受中小企业欢迎。就我市而言,同样应积极鼓励企业进行零地技改,引导企业用地模式向“空中拓展型”、“地下空间开发型”、“标准厂房型”、“提高容量型”、“闲置土地盘活型”等集约用地模式转变。
综上所述,本文探究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用地难题,既带共性,又具个性。中小企业用地难题的破解,非一朝一夕,必须多措并举,注重原则性,打好擦边球,做到用地不违法,保障不滞后。面对强大的中小企业用地压力,只能“走夹缝”、“走边线”,最为关键的是要高举旗帜,创新驱动,迎难奋进,在困境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探索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共同想办法、出主意、找问题、定思路,曲靖中小企业一定能够实现总体式跨越发展,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活力、再做新贡献、再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