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可靠与安全生产研究

摘要。阐述了煤矿通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最后对加强煤矿矿井通风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即优化通风系统,加强通风设备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等,以期为日后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开采;通风;安全措施;信息化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煤炭行业所涉及的高精尖行业也日益繁荣,所以,对煤矿的开采及利用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煤矿通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当前煤矿通风的安全状况出发,就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有效的措施,以期为提高煤矿通风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1煤矿通风管理的重要性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通风管理是事关工作人员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a)煤矿的通风管理离不开煤矿矿井的通风系统,这个系统为新鲜空气的流入,稀释和降低矿井内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在回风井流出提供了有效的保障;b)该系统为煤矿矿井内的作业人员提供了足够的氧气量,使他们能够在地下安全作业,同时,能够有效调节矿井井下的空气密度和温度效应,创造良好的矿采工作环境,保证矿采业的安全生产。然而,由于煤矿开采环境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实性,所以,加大了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一个层面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全局,埋下安全隐患[1]。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抓住安全管理中主要的、关键的要素,并基于矿井的实际情况完善通风系统,防患于未然,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2影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性能的因素分析

煤矿矿井通风是针对现代煤炭资源开采工作的,为了有效改善井下矿采环境,可采取输风降调性处理技术。影响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技术因素。作为第一生产力,技术在保证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可靠的矿井通风技术为现代矿采业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a)矿井主通风机。据调查,目前使用的大多数主风机皆为抽出式通风机,结构上采用轮流式通风机。国内的通风机大多数是自主设计和制造的,其标准是:最大风量300m3/s~400m3/s,最大风压力为5000pa~6000pa,风机效率为80%;b)局部通风机。目前,中国使用的大多数局部通风机的功率为2×26kw,工作风压为2500pa~6600pa,工作风量为259m3/s~450m3/s,全压效率80%,噪声不小于15db。其较高的工作压力为长距离供风提供了可能性。

2.2人力资源。随着现代采矿业的深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不仅是保障和促进煤矿井下开采的重要因素,也是技术得以实施、技术得以创新的重要手段。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员工的素质偏低。企业员工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偷工减料,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也要有高超的技能,能够处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当发现风流短路时,需要通知作业人员停止生产,并尽快查明原因,如果事故已经发生,应该保持冷静,尽可能保存体力,等待救援[2]。

2.3管理因素。煤矿矿井通风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既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也离不开系统内各个因素的有效配合。由于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具有技术性的工作,所以,煤矿单位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安全意识以及严密的管理和监控机制,是保障矿井通风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对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重大事故。a)在管理方式上,煤矿的通风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煤矿通风是一个跨门类、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其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就可能会引发重大安全问题,给煤矿企业的人员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必须要加强管理;b)管理人员上。在一定的选拔过后,要对他们进行动态考核,奖罚分明,合理运用人才,能力不行的淘汰;c)合理设置应急处理程序。对于一项工程而言,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可以通过建立应急处理程序将不必要的事故拒之门外,保证工作安全开展。

2.4环境因素。随着煤炭矿采井下作业深度的增加,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也越来越明显,例如o2的稀薄程度、有毒气体的弥漫程度以及粉尘颗粒的不可避免性,这些都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有效管理通风系统对保证施工安全有重要影响。对于环境监测,这里主要是指对硬环境的监测,包括所使用设备和设施的灵敏性、个人防护用品、安全逃离通道的安全性。由于井下环境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对硬环境的有效、可靠监测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3加强煤矿矿井通风的管理措施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胡宁.下屿口煤矿安全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6.

[5]陆红娟.熵权支持向量机在煤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2.

[6]杨忠辉.浅谈我国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及相关有效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