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探讨

一、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提升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水平,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企业的资金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最基本的要素,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始末,只有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效益和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做好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也可以防止贪污、资金挪用等犯罪行为的发生,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

二、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国有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组织资金的筹集和供应,优化企业资金结构;保证企业充足的资金流和企业资金链的安全,使企业生产和日常经营不间断;合理分配、使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使资金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节省资金,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动资金管理、固定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三个方面的资金各有分工,一般不能相互流用。

(一)流动资金管理

流动资金管理是对企业的现金流动进行的统筹和支配,来确保企业日常经营和正常的运转。流动资金的健康状况往往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和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被称为“企业的血液”。

(二)固定资金管理

固定资金管理是对本企业生产资料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生产原料、动力设备、厂房等等。是可以使企业产生价值、进行价值转移的那部分生产资金。

(三)专项资金管理

专项资金管理是指企业对某个用于专门项目资金进行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专项资金的设立、使用和对资金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可以使企业集中财力,发展重点项目。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对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的方向,大势所趋。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合理规划使用,保障资金链的安全;有利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方向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开发;有利于优化资金管理体系,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管理人员应避免片面的只重视企业利润指标的考核,而忽视对企业现金流的控制。充足的现金流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持续经营发展的关键,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如采购生产原料、支付工人工资等等。作为企业资金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现金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做好投资项目风险评估,谨慎投资,对现金流加以严格控制,始终保证企业具备良好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资金管理人员应树立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做到未雨绸缪,量入为出。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避免铺张浪费,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能够有所准备,做好企业资金的储备工作,加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资金资金监管体制

企业资金的监管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首先,应加强企业资金的内部监管,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流向,财务状况等进行全程监管,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批,严把资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加强企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自查活动,防微杜渐,严防经济犯罪,确保国有企业资金安全。对外应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收支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督作用,给企业的资金安全加上了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