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通过相关安全理论分析可知,由于人、物、环境等不安全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管理失误将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从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上分析和控制。
关键词: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环境因素
在煤矿生产系统中,由于人、物、环境等不安全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管理上的失误导致系统中能量失控,造成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等的损失。从这几种不安全因素内在和外在原因入手,并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全面地进行分析,可以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1-2]。
1人员因素分析
在煤矿生产系统中,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安全生产的主体。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主要有:(1)工人素质和能力。煤炭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总体偏低。部分煤矿一线员工的人均文化水平尚未达初中程度,由于一线员工文化素质低,工作面的施工图只有少数人能看懂,安全设备不会操作,重大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如:2002年7月8日发生的鹤岗鼎盛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遇难的4名员工受教育程度几乎为零。由此可见,员工素质和能力的低下不但潜在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对煤矿安全管理造成极大的难度,更严重制约煤矿企业的发展。(2)人的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员工不能主动配合安全检查工作,有些人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对安全工作抱有侥幸态度;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近几年发生的众多煤矿事故大多是由工人的麻痹大意造成,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在行动上就会发生违反操作规程的不安全行为,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3)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人的生理或性格上的缺点也是导致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性格主要包括孤僻、浮躁、敷衍、粗心、轻率等;生理上主要由于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随着科技的进步,虽然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人作为操作机器设备行为的实施者,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缺点,其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增加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复杂性。收稿日期:2019-01-28作者简介:韩俊权(1984-),河南登封市人,2010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在河南永华能源有限公司安监部从事安全管理工作。(4)人的不安全行为除了受内因作用和影响外,还受外因的影响。物和环境的状况对人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设备的不正常运行及布置不当,都会影响人的操作行为,打乱人的正常活动。环境变化也会影响人的心理、情绪甚至健康状态,影响人的正常活动。另外管理因素的影响,例如加班加点、疲劳作业,会造成人的体力和精力下降,容易出现失误。
2环境因素分析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参考文献:
[1]刘海滨,等.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10(4):68-72.
[2]李瑞敬,王东江.实现本质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j].煤矿安全,2015,(10):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