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省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许达哲
(20**年12月29日)
各位代表,
同志们: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之际,湖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湖南文艺事业发展的中国文联表示衷心感谢。向全体与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近年来特别是省第九次文代会以来,全省文艺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热忱讴歌火热实践,豪迈书写时代精神,深入推进文艺惠民,各领域文艺品牌不断产生,各门类艺术创作欣欣向荣,推出了电影《十八洞村》、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花鼓戏《桃花烟雨》、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歌舞剧《大地颂歌》等一批彰显湖湘文化特色、体现湖南人文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梅花奖、金像奖等多个国家级重要奖项,有力提升了湖南文化影响力软实力,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我省文艺工作者队伍是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高度,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深刻指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国的时间表,提出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这为做好文艺工作、繁荣文艺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各位代表,同志们。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湖南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阔步前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的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等重要指示精神,省委鲜明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号召全省上下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在这一新的征程上,文艺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全省文艺战线要主动顺应时代召唤和发展所需,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社会之先声(金句),切实肩负起引领人民积极向上的文化担当,努力用优秀文艺作品感染人、塑造人、激励人、鼓舞人,凝心聚力把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高举精神之旗,牢牢把握文艺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如何“举旗定向”,是文艺战线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文艺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文艺战线的根本任务。要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自觉贯彻党的文艺方针,积极反映党的意志和主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将其体现到创作实践之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上,用优秀作品展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切实让这面思想之旗、精神之旗在三湘大地的文艺星空高高飘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解决文艺问题的能力,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错误文艺思潮,确保文艺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唱响时代强音,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大局的基本职责。文艺是时代的精神触角,是审美地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具有引领和推动时代发展的独特作用。鲁迅先生1925年就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今天的湖湘大地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蕴藏着文艺创作取之不竭的“富矿”。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要积极支持和推介文艺名家,帮助解决创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现和推出一批德艺双馨的领军人才。要制定鼓励文艺人才深入生活、挂职锻炼的政策,开辟多渠道选拔和无障碍引进优秀文艺人才的“绿色通道”。各级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要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服务意识,延伸联系手臂,扩大工作覆盖面,更好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责,真正做到哪里有文艺工作者,文联工作就做到哪里,使我省文联工作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湖南山有魂、水有灵、人有情、文有脉,(金句)我们脚下这片热土孕育过蔚为大观的文艺经典,留下过“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历史佳话。躬逢盛世伟业,置身锦绣潇湘,面向辽阔未来,我们理应有信心和底气铸就湖南文艺繁荣发展的更大辉煌。(激情昂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考察时指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不仅指历史上湖南这个地方代有人出,也指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精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