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林业产业整体结构单一,如果林产工业要想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必须完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立足于生态视角来看,对当前的林业工业经济模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希望能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关键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浅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林业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矛盾,造成林业产业发展资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对于林业工业的整体发展模式需要根据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及时转变,从生态视角来观察产业经济发展,以促进林业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化的进程。为有效保证地球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林业资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具体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还处于不容乐观的阶段,其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出衰退的迹象,社会效益功能也出现下降的趋势。在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系统中林业资源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林业工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林业需求不断扩大,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林业经济模式,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以求得平衡,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生态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双赢。由此可见,保护生态环境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2.1缺少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了解。近几年以来,虽然我国加大了林业机构的发展和建设的力度,投入了许多的人力和物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制约了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整体构建,阻碍了林业生态经济的后期发展。国内的许多企业都没有真正重视林业生态的作用,对于林业生态缺少一定的了解,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出现许多乱砍乱伐的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发展。加上在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之下,由于过于重视眼前的经济发展,忽略了林业生态经济的长远发展,影响了林业生态经济建设的工作落实。

2.2林业生态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在进行林业生态经济建设时,许多环节没有结合当前的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管理,发展结果不甚理想,具体表现分以下2种:一是在林业发展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非人为的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林业部门做好相关的应对策略,但这些自然现象是非人力能控制的,如果发生了业务分离的现象,必然会导致内部管理重复的现象。面对这些自然问题,如果没有及时优化和改进,必然引发业务功能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进而影响林业生态建设的平稳性。二是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环境中,一定程度上对林业发展带来影响。我们国家土地辽阔,在各大领域中有的地质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代化技术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和推广,给林业生态建设增加不少的难度[1]。

2.3林业内部之间缺少一定程度沟通和交流。我国在进行林业经济建设中,各部门之间没有明显的互动和交流,有关建设数据更新不及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共享,部门之间也没有及时沟通,使得林业生态建设中缺少合理和规范的数据,给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带来巨大的考验,影响了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开展。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工作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上层管理人员,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专业和技术知识或者是其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时出现滞后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3林业经济发展策略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吕洁华,毛玮,崔臻祥.基于能值分析的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08(2):2-4+9.

[2]刘树鹏.基于生态文明视野下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技服务,2016(10):95-95.

[3]丁然.生态环境视阈下的林业资源管理研究[j].绿色科技,2018(1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