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改后林业投融资体系的构建

对后“营改增”时代构建现代化地税征管体系的思考

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营改增”给当前的地税征管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这其中既有失去一个主税种造成税源紧张的表面影响,更有涉及整体征管难度加大的深层次影响。本文尝试探讨在后“营改增”时代,如何通过构建现代化地税征管体系,解决当前征管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地税征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旧有的征管理念未根本改变,税收遵从度有待提高。从税务机关的角度,“个人划片管税”的税收管理员制度仍然是主流的征管模式,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层地税所辖企业越来越多,而征管力量并未有太大的增强,一个户管员要负责几百户甚至上千户企业,想要“精耕细作”难度可想而知。此外,随着征管方式的改进,纳税人网上申报成为主流,尤其是在全面“营改增”之后,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原有的划分企业所得税主管机关的规则未被改变,那么新增的由国税主管的企业将越来越多,由地税主管的企业可能是零增长,由此,地税户管制度也必然日渐式微。从纳税人的角度,虽然《宪法》早已明确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普遍不高,这一方面与公民素质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的税收征管理念陈旧有关。当前,我国税收征管仍主要停留在应征尽征、控制税源上,对于培养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着力不多。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以树立全新的征管理念为指引,探寻科学有效的现代化征管手段一是要将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作为税收征管的基本理念。在《税收征管法》的修订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充分尊重纳税人的主体地位,还责于纳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纳税人信用等级的评判精度和社会认知度。二是要完善以纳税人自我评定为基础的纳税申报体系。税务机关征管应通过向纳税人提供规范化的政策指导、确定性的流程指引和多元化的办税选择,协助纳税人了解进而自愿遵从税法的规定,同时,将征管的主要精力放在对自我管理失效的纳税人进行监督、评价和处罚、纠正上来。

(二)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突破,构建“信息管税”的现代化征管平台一是要建立稳定、标准化的信息采集体系,创新信息采集的方式,扩大信息采集的范围,保证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建立税务系统内部信息共享互动机制。要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共享中心,将税源监控、税。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个不同的征管环节加以统筹,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各环节间的信息共享。尤其在全面“营改增”之后,国税和地税在征管过程中都需要掌握对方所管理税种的情况,实现信息共享,有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也会对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起到重要作用。三是构建有效的信息分析平台。将海量的、动态的历史数据应用于分析决策的实践,通过涉税信息的加工、处理,提高其可利用度。比如“营改增”之后,地税可通过企业历史数据的纵向比较和与同类型企业的横向比较,结合财务报表考察企业盈亏情况,对比纳税申报情况分析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纳税申报的合理性与真实性,降低税收流失的机率;对于外部信息,主要通过分析比对纳税人的间接涉税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以及可能存在的未缴少缴税款情况。

(三)以研究新型税源组织方式为契机,推行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专业化征管模式一是在各级地税机关的职能分配上和征管力量的分布上,可以强化省、市两级地税系统在税收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中的职能作用,同时强化县区局的纳税评估职能,建立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稽查管理模式,按照重点税源类别和税源监控级次,将优质稽查资源优先用于风险较大的纳税人,加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统一执法尺度,提高执法效率二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按照“税收分析—查找风险—任务推送—风控落实—结果反馈—加强管理”的工作流程,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比如,通过抽调业务骨干单独设立风险监控处,以分行业、分税种建模为主要手段,依靠信息技术完成对数据的智能推演、掌握纳税人的纳税遵从行为模式、寻找风险点,同时,根据不同的风险按级别向税源管理岗位或稽查部门推送预警,形成一整套专业化、现代化的税收风险监控体系。